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化学下

详解分析2024年重庆缙云教育联盟二模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重庆市 格式: DOCX   14页   下载:0   时间:2024-03-03   浏览:341132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2024年重庆缙云教育联盟二模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详解分析2024年重庆缙云教育联盟二模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 2023-2024 学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诊断监测 初三化学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全卷共 5 页,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包括 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 1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食物腐败 B . 蜡烛燃烧 C . 酒精挥发 D . 水通电分解 2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 .是银白色的固体 C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D .能够导电、能够导热 3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肥皂水 食盐水 唾液 柠檬汁 洗涤剂 pH 10.2 7.0 6.8 2.5 12.2 A .食盐水是中性物质 B .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 .柠檬汁酸性比唾液强 D .洗涤剂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4 . 下列促进 燃烧和灭火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不断向燃煤锅炉的炉膛中吹入空气 B .汽车的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 C .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 盖 灭 D .电器起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5 .关于化学发展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B .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作出 了卓越的贡献 C .古代炼丹术士发明了许多器具及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 D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组成的结论 6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以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 CH 2 O ),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8 . 小 明同学 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了一套发生装置 ( 如右图所示 ) ,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 若无纺布包内药品为大理石,利用该装置可制二氧化碳 C . 利用该装置制氧气,液体试剂为双氧水 D . 利用该装置制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9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A .紫色石蕊试液 B .生锈的铁钉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10 .做好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观察并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是必要的能力。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通过红热的氧化铁时,固体慢慢变成红色粉末 B . 镁片与 盐酸剧烈反应,固体很快消失,产生大量气体并放出热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四氧化三铁 D .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成黑 色氧化铜 11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 “ 真 ” 、 “ 伪 ” 。下列叙述属于 “ 真 ” 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可以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12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 氢氧化钠 固体 B .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C .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B .液氧可用 作火箭燃料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21% D .氧气使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 14 . Mg 、 Zn 的混合物共 10g ,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了 9.6g ,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到的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 A . 24.8g B . 9.2g C . 29.2g D . 50g 15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 括号内是杂质 ) ,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CO 2 ) 通过装有足量碱石灰 ( NaOH 和 CaO ) 的干燥管 B NaNO 3 (Na 2 SO 4 ) 加入适量的 Ba (NO 3 ) 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uSO 4 溶液 ( 硫酸 ) 加入过量 CuO 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 溶液 (CaCl 2 ) 通入过量的 CO 2 气体,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6 .某同学在室温下( 20℃ )称 7.5g 固体物质 M ,加入 50mL 水中(物质 M 不与水反应,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充分搅拌,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同时通过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 M 一定易溶于水 B . a 、 b 两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C . a 、 b 、 c 三点时所得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D . b→c 的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21 分
解释分析2024年重庆缙云教育联盟二模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