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
2022
年秋季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闭卷全卷共两个大题,满分:
50
分,同《道德与法治》共用
10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你选择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历史学家陈旭
麓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
“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00
多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化的最初的一步。
”
文中的
“
这场战争
”
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由此起步
B
.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综合下表信息,得出的结论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是(
)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瑷珲条约》沙俄割占中国领土
60
多万平方千米
A
.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
“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
发展轨迹如下图。图中
A
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侵华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洋军阀统治
4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
A
.有田同耕
B
.变法图强
C
.民主科学
D
.驱除
鞑
虏
5
.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清政府从
“
天朝上国
”
沦为
“
洋人的朝廷
”
6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
.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7
.杨天石指出:
“
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
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
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8
.右图事件反映的问题实质(
)
1
宋教仁案
2
二
次革命
3
袁世凯复辟与护国运动
4
护法运动
A
.军阀派系之争
B
.民主专制之争
C
.欧美列强之争
D
.政党派系之争
9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10
.民国初年,文化界掀起了一场论战。一方认为,用
“
粗俗
”
的白话文代替优雅文言文是一种倒退:另一方则认为文言文死气沉沉,白话文更有活力。这场论战发生在(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义和团运动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1
.下面示意图中
★
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A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B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2
.如图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
1941
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A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
.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
13
.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提出的
“
打倒列强,除军阀
”
口号,正是五
四运动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口号的直接传承,也切合民间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说明二者的共同任务是(
)
A
.反帝反封建
B
.建立民主政治
C
.反对帝国主义
D
.反对封建主义
14
.如图是王刚同学绘制的人民解放战争年代尺,其中
“
战略进攻
”
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
A
.转战陕北
B
.发动三大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15
.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张
謇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造福一方,影响全国。这反映了张
謇
(
)
A
.变法图强的理念
B
.
“
实业救国
”
的思想
C
.民主共和的观念
D
.
“
扶清灭洋
”
的主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6
题
5
分,第
17
题
12
分,第
18
题
12
分,第
19
题
6
分,共
35
分。
16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兴起于
1860
年的洋务运动
解释分析重庆忠县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