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
回答非
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经研究发现,在距今约
6000
年的邳州大墩子遗址发掘的近
80
座墓中,有的墓用狗或陶狗,整猪或猪头随葬,还有一些墓随葬龟甲,随葬品数量不一,有的达
60
余件,部分在
10
件以下,也有的无物。据此判断,当时该地(
)
A
.宗法制度初步形成
B
.阶层间流
动日益
频繁
C
.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D
.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
2
.汉初,王国保留较大置吏权,“擅杀生”,可不用汉法;文帝初年,王国两千石官员及其以上统一改由中央任命,用汉法;及至景帝,“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从而使诸侯王基本丧失了治民权;武帝以后,进一
步剥夺了诸侯王的全
部置
吏权。由此可知,西汉(
)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
.君相矛盾有所缓和
D
.朝廷选官制度剧变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画作都是通过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线条来展现的(下图为河南邓县出土的南朝时期画像砖之《贵妇出行图》)。绘画不在于表现画面的真实内容,而是通过对绘画中线条、色彩的特殊处理来表现人物自身的审美与思想,洋溢着追求人性自由、
敏思智慧
、风流倜傥、超然物外的艺术氛围。这一绘画特色(
)
A
.受社会政治因素影响
B
.表明文人写意
画成就
突出
C
.刻画了民
众日常生活
D
.体现南北民族融合的特色
4
.遗赐为古代帝王死后,继任者把其遗留物恩赐给部分周边民族政权统治者的一种外交活动。宋代进行遗赐时,采取差异化对待,在遗赐物品种类和数量上,辽、金为第一档,远超其他各国;西夏为第二档;西
蕃
、交趾等为第三档。据此可知,宋朝遗赐(
)
A
.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
B
.旨在稳定政权环境
C
.导致国家的积贫积弱
D
.强化了对边疆统治
5
.明代中后期到清代,江南戏曲书籍印刷与刊行的数量迅速增加,“所制活板,甚精密,不数日而印本出”。明清江南书贾还采取异地办刻书坊的做法,在广东
偏远地区聘用劳动力刊刻书籍,经常“携书入粤,售于坊肆,
板成未下墨刷印,即携旋江南,以江纸印装分售,见者以为苏板矣”。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当时江南地区(
)
A
.民众娱乐方式多元化
B
.印刷技术得到提高
C
.专业化市镇逐渐发展
D
.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6
.光绪六年(
1880
年),李鸿章于天津设立津沪电报总局(中国电报总局前身),委派盛宣怀为总办,津沪电线通报后,经营四月,亏损巨大,后转为商办,陆续建成多条干线,并于光绪二十年开始,盈利显著增加。据此可知,中国电报总局(
)
A
.为兴办资本主义企业起
了示范作用
B
.以实现自强为基本的目标
C
.进一步扩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规模
D
.开启了西方科技的中国化
7
.王奇生在《高山滚石》中写道,
20
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猛,中国革命过程相互衔接、演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党中有党”“国中有国”“一国两制”的阶段。其中“党中有党”的合作(
)
A
.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
.促成了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C
.削弱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
D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8
.下图是卢沟桥事变后新辟航空线图(
1937
—
1939
年)。这些航线的开通意在(
)
A
.维护并扩大敌后根据地的规模
B
.为抗战争取更大生存空间
C
.加强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系
D
.削弱日本空军的作战能力
9
.
1954
年,外交部增设教育司。周恩来批准外国语学院教学计划,决定首先集中办好英、法、俄、西、阿
5
种通用语言专业,同时注意巩固、充实和提高新开设的非通用语言专业。到
1957
年,由外交部安排培养的外文和翻译干部已达
27
个语种
600
余名。这些做法(
)
A
.意在推行“一边倒”战略
B
.旨在完善新中国的教育体系
C
.有利于外交新局面的开拓
D
.使中西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
10
.下图为
2000
年《人民日报》夏季奥运会报道高频词
词
云图(字号越大表示
频次越
高)。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效果显现
B
.体育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
C
.体育新闻传播注重弘扬奥运精神
D
.新闻宣传途径趋于多样化
11
.据记载,罗马军队行军打仗,布阵宿营均有定式,执政官必须执行。对于违纪者绝不姑息,连站岗放哨打瞌睡都要处死刑。对临阵脱逃的部队可以
实行十抽一法
进行惩罚,对于获胜的部队和将军举
行盛大的凯旋式。罗马军队的做法旨在(
)
A
.激发公民参加军队的热情
B
.调动军人高度的荣誉感
C
.提高军队在社会中的地
甘肃张掖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 历史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