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一试卷 初一历史上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苏教版 月考试卷 2024年 江苏省 常州市 格式: DOCX   10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1   浏览:2633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第1页
剩余9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 评估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21 分 1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距今已有 13 万年、两面打制的手斧。这些手斧产生于(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2 . “ 武王克商、尤其周公东征以后:周王朝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封邦建围活动。荀子说,周公当政时曾封建 71 国,其中与周王同姓(姬)者就有 53 国。 ” 材料中与 “ 封邦建国 ” 相适应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 ① 对应朝代的是(     )    A .郡县制度的确立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司母戊鼎的铸造 D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4 .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靹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5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成边,在渔阳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 19 75 年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A .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 B .《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 C .历史真相永远无法还原 D .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 6 .汉武帝采用主父 偃 “ 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 ” 和董仲舒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建议并付诸实施。汉武帝的目的是 A .巩固大一统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发展小农经济 7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下列可以印证这一毋庸置疑的历史的是(     ) A .丝绸之路开辟 B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宣政院的设置 D .驻藏大臣的设置 8 .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 “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 。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伤寒杂病论》 9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无法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A .大禹治水 B .商汤灭夏 C .齐桓公称霸 D .淝水之战 10 .小欣在学习历史时发现课本中有大量图片,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她把图片进行了整理,并做了相应描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战国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B . 三国时期的播种工具 C . 透露出西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D . 道教的宗教圣地 —— 青城山 11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 2 世纪晚期的是(     ) A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 221 年统一六国 B .楚汉之争于公元前 207 年开始 C .黄巾起义于 184 年爆发 D .西晋于 280 年统一全国 12 .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 “ 五胡 ” 。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 “ 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 泯 然无迹 ” ,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商业贸易繁荣 C .政治清明稳定 D .中外交流频繁 13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摹本 · 局部)。 该作品的字体是(     )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14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强调 “ 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该不足存 ”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序言强调 “ 贵五谷而贱金玉 ”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强调 “ 凡农本三卷,皆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 ” 。这些记录主要反映了(      ) A .心存百姓思想 B .农业为本思想 C .农业科技思想 D .农商并重思想 二、材料题(共 29 分) 15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 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图 2    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 “ 千八百 国 ” 。到春秋时期,还剩 140 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 “ 百家争鸣 ” 的繁荣局面。 (1) 根据材料 一 ,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 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请用 “ 一分为二 ” 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 材料三中的这些学派有哪些(列举两例)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 百家争鸣 ”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 邑 大治。 —— 《史记商君传》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