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
2025
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历史
命题、审题:高三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藏玛不错遗址是目前所知海拔最高的湖滨渔猎文化遗址。该处墓葬中出现的“俯身直肢葬”(图
1
)与青海省宗昌遗址(图
2
)的葬俗基本相同。这体现了
图
1
西藏玛不错遗址墓葬
图
2
青海宗日遗址墓葬
A
.贫富分化已经出现
B
.社会组织日益复杂
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
.权贵阶层已经产生
2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成帝时“诏禁郡国豪杰名田过品”,并议“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喧寸顷”。此举
A
.一定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B
.旨在增加赋税来源
C
.能够进一步打压各封国
D
.能协调郡国的关系
3
.据记载,卢藏用中进士,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后因此博得名声而被征召入仕。道士司马承祯也曾被召至京城,要回天台山隐居时,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此山有好物。司马承祯回答:“这只是仕宦的捷径罢了”。“终南捷径”可印证唐代
A
.察举方式仍是选官主要途径
B
.考试合格仅能获得为官资格
C
.道教地位居于儒佛二者之上
D
.才选拔特别注重舆论风评
4
.唐宋时期,湖南郴州到广东韶关形成一条盐道,挑夫携农副产品赴广东,再挑盐返回。明清时期,政府对食盐运输路线进行规范。据此可知
A
.明清长途贩运日渐衰落
B
.政府强化对经济的管控
C
.区域间经济的联系加强
D
.抑商政策呈现历史延续
51278
年,元朝帝师八思巴著佛教典籍《彰所知论》,将蒙古纳入佛教发展的历史序列中,把蒙元世袭与释迦牟尼及吐蕃王统相连,“兹是始从释迦王种至今王种”。元朝政府将该书译成汉文,并明令颁入《大藏经》,在全国通行。该书有助于
A
.奠定佛教官方独尊地位
B
.藏族地区封建化的加速
C
.中央政府收服吐蕃诸部
D
.元朝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6
.根据表
1
内容,从中提炼主题,最佳的一个是
表
1
文献
记载内容
《宋书·良吏传》
“府境多稻田,岁丰则转鬻荆吴”
《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
“农人纳赋外,余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