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河南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卷.docx

期末试卷 部编版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河南省 洛阳市 格式: DOCX   14页   下载:2285   时间:2024-02-01   浏览:70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河南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卷.docx 第1页
详解分析河南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卷.docx 第2页
剩余1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 3 —202 4 学年上学期 期末 学情诊断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20 分) 1 . 1838 年,清朝一位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迫使外国烟商上缴鸦片 237 万斤,次年 6 月,他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此举大快人心。 此人物 是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陈化成 D .左宗棠 2 .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 “ 不共戴天,誓灭英夷 ” 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A .对清政府的失望 B .反抗侵略的决心 C .变法维新的思想 D .反帝救国的主张 3 . 180 年前,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 .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 A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C .成立了 “ 洋枪队 ” D .在中国开设工厂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恩格斯当时指出: “ 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 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 A .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B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 .维护了国家主权 完整 D .避免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6 .恩格斯说过,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 “ 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 。这个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沙俄 D .法国 7 . “ ⋯⋯ 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 ” 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威海卫战役 D .义和团运动 8 .下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历史人物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入选的人物是(     ) 金田起义 —— 定都天京 —— 天京事变 A .洪秀全 B .李鸿章 C .左宝贵 D .康有为 9 . 1860—1862 年太平军试图攻下上海时,那里的西方人组织了一支凶猛的反击力量。这支所谓的 “ 凶猛的反击力量 ” 指的是(     ) A .英法联军 B .八国联军 C .洋枪队 D .日本军队 10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      ) 代表人物:李鸿章、曾国藩等 时间: 19 世纪 60 年代 -90 年代 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A .洋务运动 B .公车上书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11 . 1889 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 “ 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 他主张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发展海军 D .改练新军 12 .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曾国藩 D .张之洞 13 .下边的公告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台民布告 此 非台民无理 倔强,实因未战而割全省,为中外千古未有之奇变。 台民欲尽弃 田里, 则内渡后 ,无家可归;欲隐忍偷生,实无颜以对天下,因此捶胸泣血,万众一心,誓同死守。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下图漫画创作于 19 世纪末期,名为《中国蛋糕》。它反映了(     ) A .侵华列强的勾结 B .甲午战败的恶果 C .洋务运动的破产 D .中华民族的觉醒 15 .《戊戌政变记》中写道: “ 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 ⋯⋯ 强烈刺激下的产物。 ” 这种 “ 强烈刺激 ” 来自(     ) 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光绪皇帝的支持 C .康梁等人的大力宣传 D .民族危机的加剧 16 . 1897 年底,全国出现讲变法自强的政治性学会 33 个,新式学堂 17 所,报刊 19 种。到 1898 年,学会、学堂、报馆达 300 所以上。 这一现象 A .开启近代化运动 B .催生民族资产阶级 C .传播了维新思想 D .宣扬民主共和观念 17 . “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 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 “ 成功之处 ” 主要在于(      ) A .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 .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 .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18 .义和团的一些宣传品中出现过这样的句子 :“ 最恨和约 , 一误至今 , 割地赔款 , 害国殃民 ”“ 最恶洋货 , 如洋灯、洋瓷碗 , 见即怒不可遏 , 必毁而后快 ” 。由此判断下面对义和团的性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抗争与革新 B .自强与排外 C .反清与灭洋 D .爱国与蒙昧 19 . 1900 年 6 月 2 日夜间,天津火车站发生了一场战斗:每一次齐射之后,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车站。这描述的是 A .天津人民
解释分析河南洛阳市嵩县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诊断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