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陕西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月考试卷 2024年 2023年 陕西省 榆林市 格式: DOCX   4页   下载:0   时间:2024-01-14   浏览:3586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陕西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第1页
剩余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 ~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关税主权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主权完整的体现,近代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天津条约》 2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状况,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政治学说 自然科学 生产技术 其他 1860 — 1899 22.16% 29.19% 40.54% 8.11% 1902 — 1904 年 61.02% 21.09% 10.55% 7.34% A .洋务运动兴起 B .民族危机加深 C .中华民国建立 D .鸦片战争爆发 3 .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 A .根除了国民封建思想 B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 .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 4 .右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 ) 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 .推动了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 .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 A . 1945 年 B . 1924 年 C . 1937 年 D . 1921 年 6 .《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 .推翻清政府统治 B .反对袁世凯独裁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打败日本侵略者 7 .民主人士章乃器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粗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材料中“形势突然逆转”是由于( ) A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B .反革命政变的发生 C .张作霖被日本炸死 D .张学良“改易旗帜” 8 . 1927 年,南吕城 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革命的希望”是指( ) A .护国战争的胜利 B .二次革命的爆发 C .人民军队的建立 D .武昌起义的成功 9 . 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深的第一枪 10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 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发起了( ) A .黄花岗起义 B .“一二·九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华北自治运动” 11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江西万家岭战役 《地道战》(绘画) 活跃于冀中平原的回民抗日我装 A .全民族抗战的开展 B .局部抗战的开始 C .回民在抗战中的作用 D .国防力量的提升 12 .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全面战争。下列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百团大战 ②武汉会战 ③淞沪会战 ④中共七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计 36 分) 13 .(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1924 年 1 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摘编自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材料二: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 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自相残杀)?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变,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编自《桂林日报》( 1936 年 12 月) 材料三: “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而当使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共保国家之生 命与生存……对于国内任何党派,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 ——蒋介石 “蒋氏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团结救国的必要,这是很好的……两党的统一 战线是宣告成立了。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毛泽东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 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国民党一大上确立的三大政策。( 2 分) ( 2 )材料
陕西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