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学期
4
月二模政治试题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主要为综合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3
.
“
单选
”
指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多选
”
指每小题有两个及以上的正确选项,但不可全选。
4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班级。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
“
人工智能+
”
赋能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各领域高质量发展赋能新动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
(多选)
2024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
“
人工智能+
”
行动作为新的一年要抓好的一项重点任务,做出这一决策体现了(
)
A.
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
B.
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
C.
坚持把握本质和主流
D.
先进意识的预见作用
2. “
人工智能+
”
需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多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用准、用好这把
“
科技利刃
”
的方法。可见,做好
“
+
”
需要运用(
)
A.
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
B.
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C.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3.
医疗机器人、家政机器人、养老机器人
……
机器人将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繁琐的工作,成为为人类服务的
“
好员工
”
。这些机器人在生产力要素中是(
)
A.
劳动工具
B.
劳动者
C.
劳动对象
4.
(多选)在
“
人工智能+
”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法律问题也随之而来。以下行为,可能涉及侵权的是(
)
A.
某公司用小王在其
APP
上训练的
AI
生图做广告
B.
小张用
AI
帮助检索文献并在其论文中标注引用
C.
教师在课堂上分享《桃花源记》的文生图作品
D.
小陈通过人脸替换制作同学搞笑视频并发班群
5. 19
世纪初,纺织工人捣毁机械,担心机器取代人力;火车引发
“
速度恐惧
”
,医生警告高速导致脑震荡;
20
世纪中叶,核能争议爆发,民众视其为
“
末日开关
”……
技术恐惧指的是人们由于对新技术的不了解、不信任或技术的不成熟而产生的焦虑、恐慌乃至抵制的心理和行为。今天,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失业、隐私、安全等问题又使部分人再次产生
“
狼来了
”
的恐慌感。
请选择一个辩证法角度,说明我们该如何看待技术恐惧?
6.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持续推进
“
人工智能+
”
行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为构建新发展格
(政治试题试卷)2025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