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2023-2024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
.金秋九月,我们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体现在我们(
)
①
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②
对世界的认识越发深入
③
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
④
所有的困惑都可以自己解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少年的梦想(
)
A
.只与个人人生目标相连
B
.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C
.虽然不切实际,但都能实现
D
.对人的一生起决定性作用
3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发文开展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引领激励青少年爱读书、善读书。对读书,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
B
.使我们变得完全自由独立
C
.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D
.使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4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①
学习表现为探究、体验和感悟
②
学习伴随着我
们的成长
③
学习包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④
学习只有辛苦、没有快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小明:
“
数学老师说我思维敏捷,语文老师却说我不太用功;邻居说我是个勤快的男孩子,妈妈却说我很懒;爸爸说我长大了,奶奶却说我还小
……”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
.小明认识自我的途径属于(
)
A
.生理状况
B
.个性特征
C
.自我评价
D
.他人评价
6
.老师、邻居、家人对小明的评价各不相同,小明应该(
)
A
.对别人的评价深信不疑
B
.隐藏自己身上的缺点
C
.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D
.不必重视别人的说法
7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告诉我们要与
的人交朋友。(
)
A
.爱讲哥们义气
B
.志趣相投
C
.正直、诚信、见多识广
D
.欣赏自己
8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友谊特质的是(
)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D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9
.下图漫画《竞争与友谊》给我们的启示有
(
)
A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B
.竞争会破坏和失去友谊
C
.竞争与友谊不可以兼得
D
.竞争中嫉妒朋友的成绩
10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期末考试时,我拒绝了朋友叫我给他递纸条的要求
B
.好朋友上课讲话,在老师调查时,我帮他隐瞒真相
C
.好朋友生病了,我利用上课时间帮助他学习知识
D
.好朋友被人欺负,我决定去把对方教训一顿
11
.接受对方,赞美对方,重视对方,是我们赢得友谊的三大法宝。这告诉我们,建立友谊需要(
)
①
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②
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③
不用顾及对方的感受
④
持续行动、真诚待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2
.呵护友谊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当我们和好朋友发生冲突时,应该(
)
①
承担责任,知错就改
②
换位思考,拒绝解释
③
保持冷静,坦诚交流
④
忍气吞声,以和为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3
.最美教师夏雪,通过远程直播教学,使省内外
4
万余名学子受益于她的课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教师良好精神风貌,是广大人民教师的杰出典范。关于教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B
.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从来不会
改变
C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D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
路人
14
.以下对
“
教学相长
”
理解正确的是(
)
A
.学生要听从老师的话,才能有所长进
B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有许多长处
C
.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D
.学生与老师各有所长,学生无法超越老师
15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作为学生,我们应该(
)
①
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②
尊重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③
只关心尊重我喜欢的老师
④
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健康成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6
.小奇在数学课上偷偷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后,辛苦写了一个多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支持
B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
C
.老师的批评不用理会
D
.当场为自己辩护解释
17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对家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②
家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
③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④
家是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8
.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
“
慈母手中的针线
”
,亲情是苏轼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的祝福
……
这启示我们(
)
A
.亲情是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B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都相同
C
.亲情随着时间的
云南保山市隆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