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
情质量
监测
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在答题
卡相应
位置涂黑。
1
.对中学生体育运动相关数据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立定跳远的跳跃距离约为
2m
B
.一颗乒乓球的质量约为
100g
C
.
800m
比赛后体温约为
45℃
D
.
100m
跑的成绩约为
8s
2
.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
“
文外独绝
”
。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
.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
蝉
叫声和鸟鸣声
D
.人离
蝉和鸟越
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
3
.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霜
”
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凝华后形成
B
.
“
月
”
和
“
渔火
”
都属于光源
C
.以
“
寺
”
为参照物,
“
桥
”
是运动的
D
.敲钟的力越大,
“
钟声
”
的响度越大
4
.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仅液化
B
.仅汽化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5
.
4
月
20
日,天空上演了
2023
年的首次日食,本次日食出现了日全环食现象,给人们带来难得一见的天文盛宴。下列光现象,与该现象成因相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水中倒影
C
.
镜中文字
D
.
空中彩虹
6
.人们将传统的汽车后视镜换成了电子摄像头(如图甲所示),摄像头将车辆周围的路况成像在车内的显示屏上(如图乙所示),司机通过显示屏即可了解车辆周围的情况。下列关于这种新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是凸透镜制成的
B
.摄像头利用光的反射成像
C
.显示屏可以面向任意方向安装
D
.摄像头成的是缩小的虚像
7
.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
.近视眼看远处
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
.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
.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8
.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不慎
被挤瘪但无
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
.
一
罐氧气用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铁比铝的密度大,所以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
D
.为了减轻质量,自行车车架应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9
.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
.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
.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
.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
.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10
.通过实验,得到了
a
、
b
、
c
三个实心体的
m
﹣
V
图象
如图所示,分析
图象
可知( )
A
.
a
物质的密度最小
B
.
b
物质的密度是
c
的两倍
C
.
C
物质的密度是
2.0×10
3
kg/m
3
D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
密度越大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
5
个小题,
11
小题
6
分,
12
小题
9
分,
13
小题
9
分,
14
小题
4
分,
15
小题
6
分,共
34
分)
11
.在
“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
实验中:
(
1
)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
(选填
“A”
或
“B”
),
除图甲
所示器材外,实验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
2
)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
90℃
后,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乙
中描点后面
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
3
)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水在沸腾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
4
)若按图丙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沸腾。
12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
1
)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
(
2
)图乙中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
(选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凸透镜,这是
选填
“
照相机
”
、
“
投影仪
”
或
“
放大镜
”
)的原理;
(
3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了,光屏上所成的像将向
移动。若保持
蜡烛、光屏的位置
不动,将凸透镜向
移动适当距离,像将成在光屏的中央;(均选填
“
上
”
或
“
下
”
)
(
4
)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
解释分析山西运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