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下学期
5
月打靶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
.如需作图,必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从
1953
年至今,我国共编制实施了
14
个五年规划(计划),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某校学生在学习探究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时,收集到如下材料:
“
十五五
”
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
创新已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D.
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答案】
B
【解析】
A
:材料主要聚焦于
“
十五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中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内容,重点不是阐述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A
与题意不符。
B
:从
1953
年至今我国编制实施多个五年规划(计划),主题一以贯之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且
“
十五五
”
时期还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努力。这表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与材料体现的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符,
B
正确。
C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不是最根本动力,
C
不正确。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不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D
不正确。
【政治】2025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打靶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