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科期末测试卷
内容包括
:
第
1-21
课
一、单项选择题
(
本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涂写在对应的空格内
)
1
.
有学者认为
,
鸦片战争后
,
尽管中国进口关税很低
,
但除了鸦片贸易的大量涌入外
,
英国产品依然没有能力进入中国。因此马克思说
,
惯于吹嘘自己道德高尚的“约翰牛”
,
隔一定的时候就用海盗式的借口向中国勒索军事赔款。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
.
英国无法扭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B
.
清政府失败的对外政策
C
.
英国为了扩大对华鸦片贸易范围
D
.
英国因工业革命而强大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
,
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
由两广总督兼任。
1861
年
,
为适应和西方国家交往的需要
,
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上述变化反映了
(
)
A
.
外交体制逐渐近代化
B
.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C
.
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
清廷政治制度全盘西化
3
.
有人说
,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
,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
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增开通商口岸深入内陆
C
.
攻占北京烧圆明园
D
.
列强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4
.
太平天国颁布的《太平礼制》规定天王洪秀全“得称为万岁”
,
凡“上言皆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子“称幼主
,
……亦称万岁
,
但不三呼”。东王杨秀清“称九千岁
,
其属上言呼九千岁、千岁、千千岁!”作为论据
,
此材料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
)
A
.
不符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
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D
.
崇洋逐新的新趋向
5
.
在福州船政局创立之始
,
左宗棠十分重视培养制造和驾驭船舰的人才
,
积极倡导创立船政学堂。前后共培养“艺童艺徒三百余人”
,
他们在前学堂学船舶制造
,
在后学堂学航海驾驶。据此可知
,
洋务运动
(
)
A
.
实现了近代中国的转型
B
.
完成了我国工业化
C
.
培育了专业的技术人才
D
.
废除了传统科举制
6
.
洋务派代表之一左宗棠在给朋友的手札中指出:“轮舟为海战利器
,
岛人每以此傲我
,
将来必须仿制
,
为防洋缉盗之用。”后来
,
他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材料反映出他的创办意图是
(
)
A
.
自强
B
.
求富
C
.
开启民智
D
.
宣传变法
7
.
“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
‘
五洲所未有之奇闻
,
三千年所无之变局
’
,
如照此签约
,
后果必然是
‘
法人窥粤
,
英人窥滇
,
俄人西窥新疆
,
东窥三省
,
四夷入侵
,
各示所欲
’
。”由此可知
,
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
A
.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腹地
8
.
19
世纪
50
年代
,
挂洋旗的轮船经常在江南的城市与上海之间运送丝绸和现金等
,
i864
至
1865
年
,
两江总
督李鸿章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航运。李鸿章此举主要是基于
(
)
A
.
太平天国控制了江南
B
.
近代中国工业化取得成效
C
.
列强破坏了条约关系
D
.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
9
.
“他们主张仿效西法
,
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
以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力量太小
,
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材料中“他们”描述的是
(
)
A
.
洋务派
B
.
维新派
C
.
义和团
D
.
同盟会
10
.
西方列强意图通过《辛丑条约》对中国进行全面控制
,
但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
,
又不得不对条约的有些特权有所顾忌。由此可见
,
义和团运动
(
)
A
.
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
.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胜利
C
.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楚
D
.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11
.
叶圣陶在
1911
年的日记中写道:“
10
月
12
日
,
见专电栏中有云
,
武昌已为革
(
命
)
党所据……
14
日
,
急阅报纸
,
见长沙、重庆均为革
(
命
)
党所据……
26
日
,
知南昌、西安亦已得……
28
日
,
闻广东亦有独立之说。”由此推知辛亥革命
(
)
A
.
群众基础广泛
B
.
发展过程迅速
C
.
结束君主专制
D
.
解放人民思想
12
.
有学者认为:“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
,
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千真万确地相信皇帝已经倒了。”据此
,
该学者认为民国纪年
(
)
A
.
否定了帝王观念
B
.
促进了民族觉醒
C
.
摧毁了君主专制
D
.
传播了科学理念
13
.
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
‘
宋案
’
、借款之故
,
促起二次革命
,
不幸精神涣散
,
相继
‘
则走……谈及将来事业
,
广东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初中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