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说明:
1
.全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为
85
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填空题(共
16
分,每空
1
分)
1
.南北朝傅翕的绝句:
“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
其中
“
步行骑水牛
”
一句,人骑在牛背上,以牛为参照物,人是
的;
“
桥流水不流
”
一句,桥流是以
为参照物的。
2
.
2023
年
9
月
23
日,第
19
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开幕式上演员用弦乐器弹奏的优美音乐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演员不断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
“
响度
”
、
“
音调
”
或
“
音色
”
)。
3
.如图所示,足球裁判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辅助任意球的判罚,几分钟后这条白色的直线会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条白色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
(选填
“
吸热
”
或
“
放热
”
)。
4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
0.05mm
。若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小明
需要戴的超薄镜片的边缘厚
0.05mm
(选填
“
小于
”
、
“
等于
”
或
“
大于
”
),小明戴上此镜片之前看到物体的光路图为图
(选填
“
甲
”
或
“
乙
”
)所示。
5
.如图甲为手机防疫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6
.在空间站用钢笔书写时,由于失重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出
现了一种
“
太空圆珠笔
”
,利用压缩氮气将墨水不断压出,如图所示。书写过程中,笔芯内墨水的质量
,笔芯内氮气的密度
。(均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者
“
不变
”
)
7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每隔
0.02s
闪亮一次),据此记录,两球均从
下落到
处时,
(选填
“
甲
”
或
“
乙
”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8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
、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
“
可能是灯丝断了
”
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二、选择题(共
14
分,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
9
~
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第
13
、
14
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3
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
分,不选、多选或错
选得
0
分)
9
.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
.走一步的距离大约是
1.5m
B
.质量约是
0.05t
C
.脉搏跳动
10
次所用的时间约为
20s
D
.正常的体温大约是
24℃
10
.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
B
.探究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在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实验中寻找像的位置,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
.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11
.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
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
已是悬崖百丈冰
”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
.
“
露似真珠月似弓
”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
斜月沉沉藏海雾
”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
.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12
.如图所示,汽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只苍蝇在摄像头上,显示屏会出现苍蝇清晰的像
B
.屏上的彩色画
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C
.当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
D
.普通后视镜与电子后视镜成像原理相同
13
.如图所示,对于下面四幅图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人观察地平线位置的日出时,太阳实际在图中
位置
B
.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
.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14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
可知,
与
成正比
B
.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不变
C
.蜡的密度是
,表明
蜡的质量是
D
.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三、计算题(共
22
分,第
15
、
16
小题各
7
分,第
17
小题
8
分)
15
.如图是我国
“
奋斗者
”
号无人潜
解释分析江西吉安市吉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