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地理试卷

试卷解析江苏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A4含参考答案)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江苏省 扬州市 格式: DOCX   8页   下载:37   时间:2024-04-23   浏览:25247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试卷解析江苏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A4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剩余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 2023-2024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本卷共 2 页,包括单项选择题(第 1 至 10 题)与非选择题(第 11 、 12 题)两部分。本卷测试形式为闭卷,两分 50 分,考试时间为 3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李大钊说: “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 以下适合勉励青少年的诗句是(     ) A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B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C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 D .儿童散学回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小扬在日记中写道 “ 我已经是初中生了,我的妈妈还整天管我,而且不管我怎么努力,我妈心里总住着 ‘ 别人家的孩子 ’ 。 ” 小扬的想法反映出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     ) A .反抗与依赖 B .闭锁与开放 C .勇敢与怯懦 D .波动与固执 3 .习近平: “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 关于青春的创造,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 .创造只存在于高科技领域 B .青春创造是社会实践的 源泉 C .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D .只有青春时期才蕴含创造力 4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开展了 “ 交往 ” 主题的学习,总结出(见下图)部分交往技巧,请推断师生所探讨交往的主体最有可能是(     ) A .师生 B .家人 C .朋友 D .异性 5 .培养批判精神需要掌握批判的技巧,以下批判的技巧,值得学习的是(     ) ① 批判就是一味否定他人观点 ② 批判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③ 批判需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④ 批判需要既针对事又对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6 .某公众号分享了管理情绪的好方法(见下表),以下最适 合做小标题的是(     ) 阅读一本好书,你将拥有智者的思维; 练习体育运动,你会收获强壮的体魄; 学习手工烹饪,你能得到无穷的乐趣。 A .发展兴趣转移注意 B .保持独处平复情绪 C .走出家门修复能量 D .坚持跑步疗愈自己 7 . “ 爱、孝敬、孝顺、依恋 ” 是 ______ 的情感体验。 A .亲子之情 B .同学之情 C .师生之情 D .朋友之情 8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的情感体验是(     ) A .自豪感 B .敬畏感 C .焦虑感 D .恐惧感 9 .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小扬很焦虑,请你结合下图,告诉他(     ) A .焦虑程度超高,学习效率越好 B .焦虑程度越低,学习效率越好 C .调节情绪,保持适度学习压力 D .负面情感没有任何作用应摒弃 10 .钱学森说: “ 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 这说明情感(     ) A .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 B .使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C .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D .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二、非选择题(共 20 分。其中第 11 题 11 分 , 第 12 题 9 分) 1 1 .【拒绝校园欺凌,保护少年的 “ 你 ” 】 抵制校园欺凌向不法行为说 “ 不 ” 施暴者 肢体欺凌: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语言欺凌: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社交欺凌: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 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网络欺凌: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受害者 经常失眠、做梦多,不愿上学、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失,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自尊心受挫、身体上有伤痕、有自我伤害倾向 …… 旁观者 大部分校园欺凌都有旁观者在场。他们看似与校园欺凌事件无关,却往往在欺凌事件的发展和终止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1) 请从 “ 行己有耻 ” 的角度,对校园欺凌中的施暴者进行劝诫。 (2)“ 身体脱线了,心里仍在 ‘ 发炎 ’” ,走出欺凌的阴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为受害者提供良方。 (3) 敬光成炬必将照亮每个角落,请为拒绝校园欺凌,保护少年的 “ 你 ” 出谋划策。 12 .【厚植家国情怀学习少年的 “ 你 ” 】 我县 开展 “ 红色家乡生态水乡人文荷乡 · 大思政 ” 活动,某校 “ 行走的思政课 ” 课堂来到了宝应巷口 3 号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七( 6 )班同学参与其中。邀你参与学习。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研学活动 片段一 1911 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一次修身课堂上,校长问 “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 13 岁的周恩来回答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他的回答语惊四座,为什么周恩来这么小就能立下报国之志? 片段二周恩来从出生六个月起,跟随嗣母陈氏生活整整九年,陈氏对恩来的教育倾注了全部心血,在恩来小的时候便教他读书写字,给恩来内心播下了 “ 读书爱国 ” 的种子。 片段三童年时期的家庭变故使周恩来比同龄人更早地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冷暖。但从小身边的亲人教导他要 “ 救我中华,时不我待 ”
试卷解析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