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I
卷
(选择题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1.
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品中主要为我们提供蛋白质的是
A.
鸡蛋
B.
米饭
C.
花生油
D.
苹果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
NaCl
固体
B.
滴加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
pH
3.
中国航天技术在不断创新、突破。
“
嫦娥五号
”
取回的月岩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化学式为
FeTiO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亚铁离子的符号为
Fe
3+
B
.
钛酸亚铁属于氧化物
C
.
钛酸亚铁中
Ti
的化合价是
+3
价
D
.
FeTiO
3
中含两种金属元素
4.
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
用活性炭吸附将硬水软化
C
.
用硫酸亚铁治疗骨质疏松症
D
.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尽量多使用农药
5.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
CO
2
和
H
2
为原料,在纳米
“
蓄水
”
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
错误
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和元素种类不变
B.
该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23:9
C.
该反应有助于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
该反应实现
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第
5
题图
第
7
题图
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
+
乙
→
丙
+
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C.
甲、乙、丙、丁可分属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D.
若甲为
20g
、乙为
15g
,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
35g
7
.已知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
P
0
表示
1
个标准大气压。将一定质量的碳粉和氧气在耐压密闭容器中用电热丝引燃使之充分反应,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的气压变化,观察到碳粉完全消失,如图为气压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段温度达到了碳粉着火点
B.
D
点气体的成分是
CO
2
和
O
2
C.
生成的
CO
和
CO
2
的质量比为
28:33
D.
参加反应的
C
和
O
2
的质量比为
3:7
8.
为探究金属
Fe
、
Zn
、
Mg
的性质,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待甲中充分反应后打开
K1
,使甲中溶液全部进入乙中,待乙中充分反应后打开
K2
,使乙中溶液全部进入丙中。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A.
乙中反应后最多有
2
种固体
B.
丙中反应后最多有
4
种溶质
C.
甲中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一定比乙中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小
D.
乙中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一定比丙中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
9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揭示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是
A
.小孔成像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10
.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如图为武汉某地通过敲锣打鼓、舞狮子的方式庆新春。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爆竹声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B
.鼓手敲鼓的节奏越快,声音的响度越大
C
.舞狮者能够分辨出锣声和鼓声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色不同
D
.令人振奋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
)
11.
(
4
分)点火仪式是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式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炬燃料的种类发生了变迁。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雅典奥运会火炬使用
“
天然气
”
作为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
(
2
)北京冬奥会在进行火炬传递时,实现了
“
水下点火
”
。
“
水下点火
”
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
这三个条件。
(
3
)杭州亚运会火炬使用
“
甲醇
”
作为燃料。甲醇(
CH
3
OH
)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_____
。
12.
(
4
分)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
1
)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
.白糖
B
.食用油
C
.面粉
D.
食盐
(
2
)图
1
为硝酸铵的溶解度曲线。
a
点表示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
。
图
1
图
2
(
3
)
t
2
℃
时,向
100
克水中加入
140
克硝酸铵,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A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
0.1%
)。
(
4
)将(
3
)中所得溶液
A
平分为三份,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操作(每种操作只有一个量发生改变)
,
得到
B
、
C
、
D
三份恰好饱和的溶液(如图
2
所示),且溶液质量依次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得到溶液
B
的过程中,硝酸铵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B
.得到溶液
C
的过程,在图
1
中表示为
c
点
→ a
点
C
.得到溶液
D
的
“
操作
Ⅲ
”
是恒温蒸发溶剂
D
.溶液
B
、
C
、
D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四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