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首页 高考模拟卷 语文试卷

福建2024届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 2024 格式DOCX   23页   下载32   2024-04-18   收藏9   点赞2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福建2024届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docx 第1页
剩余2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泉州市 2024 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 2024.03 高 三 语 文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公共考古是查尔斯·麦克基姆西在其同名专著中最早提出的,用以定义考古学家代表公众并在公众的支持下记录并保存受到开发工程威胁的考古遗存的相关工作。这个观点在美国大受欢迎, 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却并未得到广泛认同。 在我国,同样存在着到底是“公共考古学”抑或是“公众考古学”的讨论。 不过,这种讨论并不影响公共考古是为了让考古学可持续发展以及考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终极目标。 讨论公共考古的内涵和外延, 必然会涉及对这一考古学分支的特征认知。 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 它强调的是作为全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回归“公共领域”,成为具有社会公共属性并且能够被公开、共有和共享的资源。公共性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政府、机构、专家和民众之间的共赢,也越能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 在当代中国,公众对于考古本身的学科价值没有什么质疑,甚至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然而,公共考古各方对于涉及教育性的具体问题的讨论并不热烈。 公共考古教育性之所以重要,部分与公共性相关联,部分则与考古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及复杂的术语系统有关,再有就是很多考古发现与现代生活缺乏直接联系, 让人们缺乏理解这些物件功能和内涵的具体情境。 毫无疑问,文博机构和考古专家应该是公共考古教育的主要组织方。 然而,他们在这方面的主体责任履行却并不乐观。不少考古专家会认为发现古代遗存并进行研究、 阐释才是他们的核心任务,公共考古只是顺手而为或者可为可不为之事。 考古学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多维联系,绝不仅仅是考古学家的事。 变考古学家的“他们的公共考古学”为公众的“我们的公共考古学”, 支持具有一定考古基础知识的媒体、社会团体和民众开展公共考古活动, 才能让考古学获得坚实的公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也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考古的终极目标。相比于博物馆多样而丰富的对公众进行研究的成果,公共考古领域对于公众本身的研究要薄弱得多,这一点,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贫乏的情况中不难获知。 不能透彻了解公众,公共考古就无法形成准确的“客户”画像,当然也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公共考古更好实现目标的基础, 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公共考古作出贡献。 (摘编自魏峻《公共考古:关键特征与未来发展》) 材料二: 夏文化考古融入近现代普通公众的视线中,经历了一段丰富的变迁过程,夏文化公共考古的传播实践,至今仍处于进行时。夏代长期作为学者和公众对信史、神话分析认知的关键点,相信夏王朝的存在,相信夏文化可以寻找, “夏王朝信史说”成为学者、 广大群众共同的重要认识基础。 自 2000 年《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2000 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 》发表后,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公众,都意识到了夏文化探索尚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研究了近四十年的二里头文化仍是一大焦点,而二里头遗址作为目前为止夏文化探索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 出土遗物最丰富、等级最高、 生产力水平最先进、 时代特征最明显、性质最明确的都邑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社会公众面前基本成为了夏文化代名词。近十年来,新兴的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给夏文化公共考古提供了传播的良好平台。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考古中国项目处于进行时, 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夏文化研究也在公共考古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当下的夏文化公共考古实践,都有向受众传播信息的目的,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显要作用就是用历史叙事唤醒了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历史叙事的方式又分为两种: 文学叙事与考古叙事。文学叙事也可以称为文献叙事,文献史料被当做一种“文本”,以强调其背后的社会情景与个人感情。 这种文献叙事可让后人得到相对完整的历史记忆。 考古叙事则是公共考古传播的最直接叙事手段:具体的考古遗址、物质遗存,它们出土的样貌指向某个瞬间,相对于文学叙事,它没有连续性,因而如果仅以考古叙事去描绘一段历史,它所唤来的“历史记忆”是破碎的。 公共考古中的考古叙事还有一个特点———指向性。可以说,公众关注考古的最直接需求就是它的指向性。 因为出土遗物可以作为历史问题的直接解释。 夏代作为一个历史难辨的时期,它神秘莫测,需要一种拨云见日的指向: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遗址,绿松石龙、 青铜爵是遥远的夏王朝产物……这种指向性是公共考古的一个前
福建省2024届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docx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