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语文】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2025年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1   时间:2025-06-26   浏览:47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山西省部分学校 2025 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 70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2500 年前,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以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教学相长 ” 为方针,以培养 “ 博学通才之士 ” 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御、射、书、数的 “ 六艺 ” 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孔子之孙孔伋《中庸》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认识过程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即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思维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在儒家崇尚务实精神和 “ 经世致用 ” 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形成了以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和以 “ 四大发明 ” 为代表的技术发明创造。 中国传统科技西传对世界近代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马克思在 1863 年指出: “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发明。 ” 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 1859 )中大量引用了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到明末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关于遗传变异的记载。 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是传统科技优秀基因的古为今用。 中华文明是延绵不断的,是以哲理为指导的,是文理交融的,中国文化有包容性、创新性。近代科学建立起了庞大的分析型学科体系,对自然界的很多方面进行了精确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对而言,近代科学重分析而轻综合,习惯于封闭系统研究而不善于开放系统研究。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说过: “ 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的,研究协调和协合。现代新科学的发展,近些年物理和数学的研究,都更符合中国的科学思想。 ” 中国古代强调天时、地利、人和,所谓 “ 人与天地相参 ”“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外取诸物,内省自身 ” ,强调生物界的和谐和 “ 各得其养以成 ” ,这对当代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古代科学活动中,人们比较偏重积累工艺技术和经验。中国科学家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总结归纳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科学著作基本上重记录轻分析。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现象特别是异常天象地态的观察记录。竺可桢关于世界气候波动和中国气候变迁的研究,席泽宗关于古新星记载和射电天文
【语文】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