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 理
一、选择题。
( 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3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
1~2
小题。
1
.该区域(
)
A
.人口稀疏区仅位于西部、北部
B
.地域特征差异明显,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C
.
人口密集区集中在东南部、西北部
D
.人口迁移频繁,人口分布地域差异小
2
.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气候变化
C
.地形条件
D
.水资源数量
目前我国每年流动人口规模近4亿,其中有近2亿为跨省迁徙,人口首位流是流动规模占首位的网络路径,可以清晰地识别基于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主导关系。下图示意我国各省人口省际迁出的首位流和次位流,
据此完成3
~
4小题。
3
.决定跨省人口首位流和次位流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资源丰富程度
C
.省区地域大小
D
.自然环境质量
4
.我国东部地区跨省人口首位流体现了人口迁移遵循(
)
A
.环境相似性
B
.要素综合性
C
.条件复杂性
D
.地域邻近性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
读图
,
完成第5~6题。
5.
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国土面积
C.
土壤肥力
D.
水资源数量
6.
下列措施中
,
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是(
)
A.
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
,
实现达标排放
B.
开垦草地
C.
保护野生动植物
D.
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以下两幅图表示山东省2000—2012年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山东省几何中心大约位于(36
.
333°N,
118
.
137°E)]。
据此完成7~9题。
7.2000—2012
年
,
山东省(
)
A.
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几何中心西南面
B.
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接近几何中心的方向移动
C.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逐渐增加
D.
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8.2007—2012
年
,
山东省经济重心向西南移动
,
下列原因中
,
分析错误的是(
)
A.
西部内陆重工业、服务业、农业等加速发展
B.
西部内陆与江苏、河南、安徽、河北接壤的地缘优势得以发挥
C.
西部内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
有利于吸引外资
D.
西部内陆受外向型经济影响显著
9.
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地理位置及迁移轨迹反映出(
)
A.
区域发展不平衡
,
但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
B.
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快速增长
C.
经济重心跟随人口重心迁移
,
但迁移速度滞后于人口重心
D.
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距在加大
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老城区道路狭窄、设施落后、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该城市跨江西进,大力建设城市新区,并对老城区部分老旧居民小区进行了拆除。下图示意该城市用地选择方案。
据此完成10~11题。
10.
在新区用地选择中,最适宜作为商业用地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铁路会使新区(
)
A.
空气质量下降
B.
市外交通联系增强
C.
沿线房价上升
D.
市内交通联系受阻
下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情况。读下图,据此完成12~13各题。
12.
据图可推断(
)
A.
目前北美洲平均城市化速度最慢
B.
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期阶段
C.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
D.
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3.
城市化可能会导致(
)
A.
生物多样性增多
B.
雨季地表径流减少
C.
土地的质量改善
D.
城市热岛现象出现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14~15题。
14
.图中所示(
)
A
.
1972
年城市化水平最低
B
.
2010
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
.目前城市化的速度最慢
D
.
2050
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15
.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
.乙时期
国家限制城市化的发展
B
.甲时期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C
.甲时期城市化发展到了后期阶段
D
.乙时期实现计划生育国策
“我是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
据此完成16~17题。
16.
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
,
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遥感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17.
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
,
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
幼儿看护
B.
医疗救护
C.
道路清扫
D.
事故处理
“穿斗式”民居为轻型木构架,在我国南方广泛应用。该民居沿房屋的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地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