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详解分析广东湛江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广东省 湛江市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5315   时间:2024-03-04   浏览:10415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详解分析广东湛江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详解分析广东湛江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 1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2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这证明元谋人(     ) A .已经会人工取火和制作工具 B .已经知道用火和过定居生活 C .已经知道用火和会制作工具 D .已经会人工取火和使用工具 2 .《史记 • 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 13 年 “ 三过家门而不入 ” 。这一传说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 .夏有禹,终称王 B .除水患,稳民生 C .夏传子,家天下 D .炎黄德,尧舜继 3 .孙中山祭文: “ 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 …… 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 …… 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 ” 这里的 “ 皇祖 ” 是指(      ) A .尧 B .舜 C .嫘祖 D .黄帝 4 .为了真实了解和体验中国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某校七年级( 1 )班同学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 ,图一是他在旅游景点拍摄的一张模拟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照片。他到达的旅游景点应位于图二地图中(  ) A . ① 处 B . ② 处 C . ③ 处 D . ④ 处 5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 “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6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 “ 耕用牛型,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 这一 “ 革命性突破 ” 发生在(     ) A .春秋后期 B .战国时期 C .西周 D .夏朝 7 . “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犬戎。 ” 上述歌谣主要反映了(     ) A .人民生活安定 B .政治时局稳定 C .暴政导致亡国 D .智慧创造文明 8 .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 1 和图 2 集中展示了(     ) 图 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 2 商代早期青铜方鼎 A .铸造工艺的高超 B .早期文明的成就 C .石器时代的风貌 D .文字演变的历程 9 .有学者指出: “ 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全社会的潜力。 ” 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 .周王 “ 授土 ”“ 授民 ” B .秦国的商鞅变法 C .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 D .原始农业的出现 10 .李源在《历史建筑之谜》中提到 “ 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 2000 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 ” 该 “ 工程 ” 指的是(     ) A .灵渠 B .郑国渠 C .白渠 D .都江堰 11 .历史课本剧应符合基本史实,不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课本剧的有关信息,其中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 .秦始皇派太尉蒙恬修筑长城 B .商人携带刀形币到陇西郡做生意 C .各地郡守均用小篆书写告示 D .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 “ 斗 ” 12 .如图是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几方印章。根据下列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 A .开始使用印章 B .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 C .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D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13 .有学者认为: “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 ‘ 诸夏 ’ 或 ‘ 中国 ’ 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却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 ‘ 中国 ’ 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祖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 该学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      ) A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 B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C .秦朝首创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 .秦朝统治着古代最辽阔的疆域 14 .毛泽东有诗云: “ 劝君少骂秦始皇 …… 百代都行秦政法。 ” 后人对秦始皇有批评看法,主要是因为他(      ) A .灭六国,开拓边疆 B .废除了分封制 C .推行残暴的统治 D .建立的秦朝是个短命王朝 15 . “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 该诗 “ 将相本无种 ” 用的历史典故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相关。这里的 “ 农民大起义 ” 是指(      ) A .国人暴动 B .黄巾起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楚汉之争 16 .汉武帝为解决下图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颁布 “ 推恩令 ” B .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 .实行盐铁专卖 D .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17 .成语 “ 贯朽粟陈 ” 出自《史记 · 平准书》: “ 京师 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 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描述了西汉建立几十年后国库财粮富足的情
解释分析广东湛江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
汇集优质试题,搭建提分阶梯;海量试题库,解锁学习新纬度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