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
A
2024
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
一
)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第
Ⅰ
卷
(
选择题
)
和第
Ⅱ
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第
Ⅰ
卷
1~4
页,第
Ⅱ
卷
5~8
页
,
满分
100
分
;
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试题所有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
Ⅰ
卷选择题
(
共
50
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
.如表中的考古成果可以共同印证(
)
遗址名称
发现时间
考古成果
浙江罗家角遗址
1956
年
出土的人工稻谷距今
7000
年左右,比号称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
—
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
江西仙人洞
—
吊桶环遗址
1962
年
发现的早期栽培稻遗存,时间距今超过
10000
年
湖南玉蟾岩遗址
1988
年
发现了距今约
10000
年的人工栽培水稻
A
.远古先民全靠种植水稻为生
B
.古代人类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
C
.中国人工栽培水稻历史悠久
D
.劳动在推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2
.学习唐朝相关内容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资料包。这个资料包文件夹最合适的名字是(
)
A
.繁荣的商品经济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开放的社会风气
D
.双向的对外交流
3
.近代学者王赛在《宋平江城坊考》一书中,详细考证了宋代苏州出现的一些街坊地名,诸如纸廊巷、豆粉巷、米巷、石匠巷、金银巷、醋坊巷、弹子巷、砖巷、药市街、胭脂桥、草鞋桥等。这些街坊地名反映出宋代苏州(
)
A
.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B
.科技创新便利民生
C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D
.工商市场相当发达
4
.下列是某校同学举办的图片展。请你
帮助他们进行恰当的解读(
)
秦始皇陵兵马俑
北魏陶俑
云冈石窟
A
.我国石窟艺术不断发展
B
.我国古代善于吸收外来艺术
C
.我国雕塑艺术的多样性
D
.我国木结构建筑艺术的发展
5
.都江堰以最少的工程设施,实现引水与水量的节制。渠首河流的地形、河流水文和水力学特性与每处设施形成协调运作的整体。材料旨在强调都江堰(
)
A
.建造规划具有科学性
B
.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C
.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
D
.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6
.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这表明元朝(
)
A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B
.疆域空前辽阔
C
.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D
.水陆交通发达
7
.
“
西方列强把清政府看作一艘快要沉没的破船,争先恐后扑上前来,想尽快从这里多捞一把,掀起了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狂潮。
”
该形势出现的背景是(
)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C
.《辛丑条约》签订
D
.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
8
.每年我国
都会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的庆典活动,许多城市也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有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主张在武汉举行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武昌起义
D
.《民报》创办
9
.有人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阶段,并赋予各阶段不同的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阶段
④
的时代主题是(
)
阶段
①
阶段
②
阶段
③
阶段
④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洋务运动
《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武昌起义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A
.巨痛与自强
B
.剧变与转折
C
.启蒙与觉醒
D
.维新与革命
10
.
1935
年《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该歌曲公开发行。
1937
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
)
A
.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B
.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C
.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D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合作建立
11
.下图所示的
“
制度
”
(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都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
.都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
.都符合
“
一国两制
”
原则
D
.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
12
.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下列党的精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
井冈山精神
②
红船精神
③
西柏坡精神
④
延安精神
⑤
特区精神
A
.
①②⑤③④
B
.
①②③⑤④
C
.
②①④③⑤
D
.
②③①④⑤
13
.
下列是小明准备的板报素材,由此可知,他准备的这期板报主题应该是
A
.
钢铁长城
B
.
民族大团结
C
.
科技文化成就
D
.
海峡两岸的交往
14
.在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一课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笔记,其中内容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面对世界
——
独立自主;赢得世界
——“
求同存异
”
;感动世界
——
和平共处
B
.面对世界
——
和平共处;赢得世界
——“
求同存
试卷解析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