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
题(
八
)
温馨提示:
1、化学试卷共二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物理和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
“
试题卷"和
“
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
“
答题卷
”
上答题,在
“
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下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用工业盐腌制食品
B.用食醋除去烧水壶内的水垢
C.在室内放一盆清水防止煤气中毒
D.火力发电厂采取加高烟囱的办法减少大气污染
2
、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推广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
B.为保健康,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3
、
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正逐步接近传统发电系统,会成为未来主导的新能源之一、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2
C.碲原子的质子数为52
D.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4
、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取用少量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闻气体气味
D.检查装置气密性
5
、
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C、H、O元素质量比是
C.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6
、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解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分子的体积变大
C
干冰可做制冷剂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D
O
2
和CO
2
的化学性质不同,如O
2
可供呼吸,CO
2
不能供呼吸
分子的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7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D.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用作气体肥料
8
、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B.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的化学式为H
2
D.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
、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营养素:水、无机盐、糖类
B.合成材料:聚乙烯、尼龙、蚕丝
C.合金:不锈钢、硬铝、黄金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10
、
化学实验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异常。下列对实验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量结果偏小——红磷过量
B.配制2%的氯化钠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多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滤纸破损
D.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未打磨铝片
11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鉴别
和
三种白色粉末
B.
比较锌和铁的活动性
C.
探究
能否和水反应
D.
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12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0℃时,用不断搅拌的方法,能增大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约44.44%的溶液
C.通过升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40℃时,分别配制而成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农作物秸秆属于生物质能资源,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秸秆有机肥生产技术是将水稻、玉米秸秆经机械粉碎后,与其他粪肥混合,利用速腐剂中菌种制剂和各种酶类,将秸秆的纤维素快速分解,同时生成大量菌体蛋白,为植物直接吸收或转化为腐殖质。
秸秆沼气是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秸秆经过发酵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秸秆也可以通过粉碎、水解、糖化发酵等过程,获得乙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再生洁净能源实验室,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转化为生物油,代替柴油和重油,价格分别相当于柴油和重油的
和
(1)秸秆能制成有机肥是因为秸秆中
。
(2)秸秆制乙醇的其中一步反应是葡萄糖
(C
6
H
12
O
6
)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使用秸秆沼气时需注意的事项有
2024年安徽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八).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