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评估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
1.5
分,共
21
分。)
1
.
“1840
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
‘
合法
’
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
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改革政治体制
B
.发展民族工业
C
.反侵略反封建
D
.推翻军阀统治
2
.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
A
.
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
.
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
.
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
.
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3
.为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在
“
公车上书
”
中提到了四项建议,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应是
A
.下诏鼓天下之气
B
.迁都定天下之本
C
.练兵强天下之势
D
.变法成天下之治
4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火烧圆明园
②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
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
④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①②③
5
.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6
.
“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坐在椅子上唱歌。
”
这是末代皇帝溥仪(
1906—1967
)在
17
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7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
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
新的革命斗争
”
是指
A
.旧民主主义革命
B
.人民解放战争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社会主义改造
8
.陈潭秋曾回忆说:
“
七月的大会确定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党的基本任务
……
决定建立严密的战斗的工人政党。
”“
七月的大会
”
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
.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B
.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C
.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D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9
.《毛泽东选集》中写道:
“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
”
。最能体现材料中
“
合作
”
的重大事件是
A
.护国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二次革命
10
.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此,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打响第一枪的起义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广州起义
D
.秋收起义
11
.
“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
……
这二十几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
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
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
这次会议(
)
A
.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B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标志中共由幼年走向成熟
D
.
作出
工作中心转移的决定
12
.
1936
年
4
月
9
日,毛泽东、彭德怀致电张闻天,电报指出:目前不应发布讨蒋令,而应发布告人民书与通电;在此
时机发讨蒋令
,策略上把我们自己最高的政治旗帜弄模糊了。材料中的
“
最高的政治旗帜
”
是指
A
.打倒军阀,统一全国
B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3
.
1938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这场战役击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这场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长沙会战
14
.八年级(
2
)班的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展示的影片海报。这两部影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
)
《地道战》
《地雷战》
A
.敌后战场军民取得了辉煌战绩
B
.中国军
队正面战场抗战的形势
C
.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D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材料题。(
29
分)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新青年》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
仁义道德
”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
吃
人
”
——
《狂人日记》
材料三: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
如常常
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