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
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完美测评③
八年级历史(统编版)
范围:
1~22
课
满分:
100
分
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相信你对这部分知识已产生浓厚的兴趣,努力吧,微笑永远属于你
!
题号
一
二
总分
2
1
2
2
2
3
2
4
得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在涂卡区涂黑,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黄埔军校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立的著名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它的校址位于
(
)
A.
上海
B.
广州
C.
南京
D.
北京
2.
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北伐战争
B.
武昌起义
C.
护国战争
D.
二次革命
3.
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文中“巨大的成就”是指
(
)
A.
新文化运动摧毁了封建礼教
B.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全民族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4.2016
年,中国军队改革获突破性进展,走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我党创建军队开始于
(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黄埔军校的建立
5.
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说:“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敌人“管不着”的地方是
(
)
A.
瑞金
B.
井冈山
C.
南昌
D.
徐州
6.20
世纪
20
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面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
A.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7.
“娄山关前糜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槽,革命从此上新途。”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槽”是指
(
)
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
毛泽东思想写
入
党章
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东北……而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地区。
1935
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形势愈发严峻。面对如此严峻之形势,北平的学生们组织“一二·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
(
)
A.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C.
使日本侵略者退到东北地区
D.
加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9.
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对某事件评价说:“它不是几个将军的私人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者
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的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他所评论的“某事件”的解决对时局的影响
(
)
A.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
“双十协定”的签订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D.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0.1937
年
7
月
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庐山谈话”的背景是
(
)
A.
日本
入
侵东北,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抗日战争进
入
局部反攻
D.
华北地区彻底沦陷
11.
“莫愁湖畔跑狼犬,夫子庙前行恶魔。满地冤魂三十万,冲天怒气忍东倭。”诗句描绘的事件发生在
(
)
A.
南京
B.
广州
C.
延安
D.
重庆
12.
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极大振奋中国军民精神的战役是
(
)
A.
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孟良
崮
战役
D.
百团大战
13.
“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
5
个月,
100
多个团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材料所述的是
(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14.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则是“地主减租减息”。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C.
确立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加强党风建设
15.
宣传画可以代表政府或某政府组织的态度。宣传画体现的政治态度是
(
)
A.
跃参军,解放全国
B.
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C.
联合军民,坚持北伐
D.
发动民众,支援北伐
16.
有人说,“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早已经超出了一场战役一场胜负,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是
(
)
A.
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B.
中国第一次成为国际战争中的战胜
河北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