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三试卷 高三化学下

辽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化学(含参考答案)

含参考答案 2023年 辽宁省 大连市 格式: DOCX   13页   下载:0   时间:2024-04-22   浏览:30586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辽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化学(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剩余12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年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 学 命题人:苗冬雁 于欣 王雪 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1-1 Li-7 C-12 O-16 A1-27 S-32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斗系统”组网成功,北斗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硅 B.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 C.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 转化为氨基酸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陶瓷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制造历史,其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氧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B.甲烷分子和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均为: C. 的名称 :2- 甲基丁酸 D. 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键 3.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 . 1 mol/L 溶液中 , 含有 的数目为 B. 标准状况下 ,22 . 4 L 和 22 . 4 L 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C.1 mol 晶体和 1 mol 晶体含有的离子数目均为 D. 一定条件下 ,5 . 6 g Fe 与 0 . 1 mol 充分反应 , 转移的电子数为 4.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合理的是( ) A.用浓磷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制备H I 气体 B.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HCl 气体 C.用乙醛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 D.用NaOH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可以选择甲基橙做指示剂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 B.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少量氯气: C.Fe 与稀硝酸反应 , 当 时 : D.用过量苯酚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6.类比法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比”不合理的是( ) A. 酸性 : , 则碱性 : B. 溶液显碱性 , 则 溶液显碱性 C. 与 HCl 反应生成 , 则 也可与 HCl 反应生成 D. 的沸点比 的高 , 则 的沸点比 的高 7. 一种用 溶液浸取黄铁矿 ( 主要含 ,还含有少量难溶性杂质 ) 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可以向操作后的溶液 X 中加入 KSCN 溶液,检验 是否反应完全 C. 溶液 X 经过一系列操作 , 可制得“绿矾晶体 ( ) D. 实验室中可以利用 溶液和 NaOH 溶液混合制备 胶体 8.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溴鎓离子中溴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B. 将乙烯分别通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溴的 溶液和溴水中,则反应速率:前者>后者 C.加成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以及极性键的形成 D. 将乙烯通入溴水中,理论上会有一定量的 生成 9.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1 - 溴丁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有烯烃 B 在物质X柱面上滴一滴熔化的石蜡,用一根红热的铁针刺中凝固的石蜡 石蜡熔化呈椭圆形 说明物质X为非晶体 C 将 2 mL 0 . 5 mol/L 的 溶液加热 溶液变为黄色 ( 黄色 ) . 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D 分别向盛有 溶液和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 前者出现白色沉淀:后者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金属性 :Mg>Al 10.种含钒超导材料的晶胞结构及晶体结构俯视图如下图,晶胞参数为 x nm、 x nm、 y n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B.基态 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M C.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ⅥA族 D.若该含钒超导材料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则该晶体密度为 g⋅cm 11.吲哚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其一种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吲哚生物碱中间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 B.该化合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C.1 mol 该化合物与足量 加成后 . 产物分子中含 5 个手性碳原子 D.该化合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其中采取 杂化方式的碳原子有10个 12. 我国科研人员将单独脱除 的反应与制备 的反应相结合,实现协同转化。 已知:反应①单独制备 : , 不能自发进行; 反应②单独脱除 : ,能自发进行。 协同转化装置如图 ( 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 解离为 和 ,并向两极迁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反应②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反应① B. 产生 的电极反应 : C. 当生成 0 . 1 mol 时 , 负极区溶液质量增重 9 . 8 g D. 协同转化总反应: 13. 已知总反应: kJ⋅mol ( ) 的速率方程为 { , k 为速率常数 ] ,该反应机理可分为两步: (1) 快 (2) 慢 [ 速率方程 , 为速 率常数,该反应速率近似认为是总反应的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当 时,总反应
辽宁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化学(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