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三试卷 初三化学上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人教版 2023年 2022年 格式: DOCX   7页   下载:0   时间:2025-04-02   浏览:8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第1页
剩余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知道了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了解到燃料的燃烧给人类会带来的幸福或灾难 ; 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微观粒子概念,认识到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等。也就是说 : 同学们已接触了较多的非金属元素的知识。而本单元对 “ 金属元素 ” 的系统研究 , 是在初中阶段化学教材中首次出现的。对 “ 金属与金属矿物 ” 的系统认识,特别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且与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金属 —— 铁的研究,就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了。 本章内容主要是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围绕“金属的性质、金属矿物存在的形态 、 怎样冶炼、金属的特点和用途、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和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活动与探究”,使学生从熟悉身边的物质及现象入手,并通过相关资料的交流、动手实验、大胆猜测,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走向生活以及走向社会。 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处理,要突出实验教学,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地死记硬背有关物质的性质 ; 有条件的话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将科学探究向深层次推进。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初步了解到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生已经学过了 “镁带的燃烧”、“加热铜丝”、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酸雨对金属制品的腐蚀”、“实验室制取氢气”、质量守恒定律中的“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等。学生虽对金属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这些知识分散在教材中,而且以零散知识点的形式平铺直叙,学生的认知中缺乏方法论上的组织结构。学生重感性的认知轻理性的归纳总结、重现象的感知轻原理的认识,因此,教师应通过联系生活、做实验、观察信息、思考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认识到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 两 课时:课时 1 金属与氧气 、 酸 的 反应 课 时 2 金属活动性顺序 课时 2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 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