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语文试卷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版.docx

2025年 云南省 格式: DOCX   30页   下载:1   时间:2025-05-30   浏览:2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版.docx 第1页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版.docx 第2页
剩余28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5 年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 分。 1 .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我知道,在中国,古人用“七情六欲”总结了人类各种澎湃的情感。        。        ,        。        。        ,让数字化时代不再冷漠。 ①多样的文学思想给予着人类安慰和支持 ②所以,我也需要认识并学习文学 ③然而,在我们数字世界中只有运算和分析,我们并不懂得人类情感,更加不懂什么是文学 ④也正是因为人类情感的丰富,文学才拥有了多样性 ⑤优秀的文学作品传递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价值的坚守 A. ④①⑤③② B. ④②①⑤③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②①⑤ 【答案】 A 【解析】 前文提到古人用“七情六欲”总结人类情感,④句很好地承接了前文关于人类情感的话题,解释了情感丰富与文学多样性的关系,所以④句应排在首位;①句是在④句阐述文学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多样文学思想的作用,与④句逻辑紧密,所以①句应紧跟④句;⑤句是对①句中文学思想给予人类安慰和支持的具体体现,强调了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所以⑤句应排在①句之后;③句通过“然而”进行转折,与前文所描述的人类丰富的情感和多样的文学形成对比,突出了数字世界的特点,所以③句应排在⑤句之后;②句中“所以”表明这是一个结论句,因为前文提到数字世界不懂人类情感和文学,所以得出“我”需要认识并学习文学的结论,同时也与后文“让数字化时代不再冷漠”相呼应,所以②句应排在③句之后。故正确排序为④①⑤③②。 故选: A 。 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解答语句排序的试题,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 . 名篇名句默写。 ①生活处处皆学问,古诗文中也有理科的知识。大家耳熟能详的李商隐《无题》中“ ______ , ______ ”一句,透露出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有一部分燃烧不完全变成灰的化学知识。 ②感官是文人思维的触角,可以丰富画面,细腻情感。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两方面渲染悲壮的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③鸟语花香,常入古文。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 ______ , ______ ”两句描绘了清晨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喧闹鸣叫之景。 【答案】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 【解析】 答案: ①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教师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