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60
分。
1
.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
石铲
B.
骨耜
C.
骨针、骨锥、纺轮
D.
渔叉、渔钩、渔网
2
.
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B.
向大一统国家发展
C.
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D.
统一国家不断巩固
3
.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
A.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
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4
.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
14
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
15
世纪传到欧洲。
1460
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
A.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B.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
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
.
读图,古代货币的发展变化( )
A.
见证了古代商业的繁荣
B.
佐证了抑商政策的合理
C.
呈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D.
表明了古代贸易额减少
6
.
它创刊于
1872
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
《申报》
B.
《大公报》
C.
《新闻报》
D.
《解放日报》
7
.
下列图片呈现的是( )
A.
打土豪分田地
B.
大生产运动
C.
解放区土地改革
D.
农业合作化运动
8
.
1950
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中国人民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这场战争是( )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9
.
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
2006
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
经济建设
B.
文化传承
C.
科技发展
D.
文旅开发
10
.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个梦想,他一辈子离不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这体现袁隆平( )
A.
一生守护“大国粮仓”精神
B.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
C.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D.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精神
11
.
海南教育起步虽晚,但自唐宋以后,海南教育稳步发展,留下了诸如“海外衣冠盛事”“海外邹鲁”“奏考回琼”等脍炙人口的海南教育故事。下列与“海外衣冠盛事”有关的是( )
A.
尊孔崇儒,兴学重教,贤才辈出
B.
海南学子就近参加科举考试
C.
明代出了
62
名进士,
595
名举人
D.
宋代出了
12
位进士
12
.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通信体系构建完整,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和党政网投入运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材料意在说明海南( )
A.
经济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B.
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C.
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D.
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13
.
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
自然资源匮乏
B.
文明成果丰硕
C.
文化积淀厚重
D.
适合农业耕作
14
.
雅典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这里的“一切人”是指( )
A.
公民
B.
战俘
C.
奴隶
D.
外邦人
15
.
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莎士比亚( )
A.
强调法律至上
B.
提倡人文主义
C.
忽视科学文化
D.
反对个性解放
16
.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在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一批航海家开启了开辟新航路的壮举。其中经过太平洋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7
.
读图,可知这一时期( )
A.
德国工业发展水平始终落后于英国
B.
德国工业发展后来居上,超过英国
C.
英国工业产量始终占世界第一
D.
德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18
.
有人认为,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怎么评价也不过分:既不因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而黯然失色,也不因苏联的解体而蒙上厚厚的灰尘。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B.
俄国是较早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
C.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十月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
.
1945
年
2
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上讨论的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A.
损害了美、英等国家的利益
B.
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
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
D.
打上了大国强
2021年海南中考历史试卷 (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