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区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历史教学数据采集试题
(试卷满分:
7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马克思(
1818-1883
)说:
“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
……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
这里所述
“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
是指(
)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国
2
.某史学家说:
“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
这里所说的
“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
”
主要是指(
)
A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3
.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
“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汉阳铁厂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安庆内军
械所
D
.创办京师大学堂
4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
“
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
‘
瓜分中国
’
,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
‘
自强
’
的
‘
改制
’
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
”
材料反映出
“
中国战败
”
的影响不包括(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
.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5
.用唯物史观全面评价历史事件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评价戊戌变法,它作
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
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它也
有成功之处。其
“
成功之处
”
主要是指
(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思想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6
.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的民谣
“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路
……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
靖
江山。
”
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①
具有盲目排外的思想
②
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
③
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④
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7
.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
“
辛亥革命
”
、
“
中华民国的创建
”
、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和
“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
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A
.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
B
.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
C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D
.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8
.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
1919
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
“
新书
”
。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
A
.近代出版业蓬勃发展
B
.
“
尊孔复古
”
受到批判
C
.白话文已取代文言文
D
.
“
文学革命
”
影响扩大
9
.五四运动期间,天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工人罢工运动。天津总商会急电北京政府:
“
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
象
,倘牵延不决,演成事实,其危
厄
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
”
材料反映了(
)
A
.工人阶级有了革命政党领导
B
.工人阶级的斗争效果显著
C
.天津商人要求武力镇压工人
D
.五四运动是由工人发起的
10
.
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成立大会上说:
“
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
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黄埔军校创办于民国
13
年,培
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B
.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C
.
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是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
D
.
黄埔军校的创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必要条件
11
.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
……”
。从歌词内容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
)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
B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
C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
D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
12
.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观看视频
纪录片《三大战役》
搜集图片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查阅文献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A
.国民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