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诊断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全卷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上午
9
:
10—10
:
40
。
2
.答卷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
.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计算历史年代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根据下面时间轴,可知西汉存在了(
)
A
.
193
年
B
.
210
年
C
.
211
年
D
.
227
年
2
.《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教育启蒙读物,也是了解社会常识和传统国学的重要著作。右侧节选部分体现了(
)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
A
.秦汉政权更迭
B
.汉代王朝兴衰
C
.东汉军阀割据
D
.魏晋政权并立
3
.汉文帝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令说:
“
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
”
汉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监视地方官吏
B
.打击豪强地主
C
.形成廉政风气
D
.废除苛政刑法
4
.诗歌
“
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断送壮夫知几许,换将胡物过东来
”
中歌颂的历史人物是(
)
A
.张骞
B
.卫青
C
.班超
D
.张衡
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
“
要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下列历史事实能证明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的是(
)
A
.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B
.设置西域都护
C
.大月氏与西汉王朝和好
D
.甘英出使大秦
6
.刘秀统治期间,社会出现了
“
五谷登衍
”“
蚕麦善收
”“
吏称其官,民安其业
”
的景象。这一景象描绘的是(
)
A
.文景之治
B
.汉武帝大一统
C
.光武中兴
D
.西晋短期统一
7
.晋华中学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文物图片,它们(
)
A
.见证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和特点
B
.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重要史料
C
.凸显东汉手工业技术水平领先
D
.体现西汉人民朴素的审美观念
8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
20
余年。梁冀一门
“
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
……
其余卿、将、校五十七人。
”
这说明(
)
A
.宦官把持朝政
B
.官僚机构庞大
C
.农民起义不断
D
.外戚势力专权
9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
五禽戏
”
是中医学的重要成果。下列对
“
五禽戏
”
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传统医学独特的
“
四诊法
”
B
.华佗创编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C
.最早记载于医学文献《黄帝内经》
D
.其动作姿态源于人们的劳动场景
10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
“
实录
”
。这反映出司马迁(
)
A
.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秉笔
直书的史家素养
D
.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11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
“
蒋干盗书
”“
草船借箭
”“
诸葛亮借东
风
”
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
.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
.《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
.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
12
.
208
年,曹操与孙刘联军作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获得胜利。这场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漠北战役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13
.同学们
在历史项目化学习中,展出了一些史料,现摘录如下部分。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内容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稀
……
《史记》
江南之为国盛矣
……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那忘饥。
《宋书》
A
.南方政权建设
B
.江南地区开发
C
.经济重心南移
D
.南北文化交流
14
.七年级某班同学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
“
孝文帝迁都的缘由
”
,并搜集了如下资料。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是追寻迁都的(
)
第
1
组:《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
第
2
组:《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
10-20
天。
A
.政治因素
B
.文化因素
C
.军事因素
D
.环境因素
15
.
2023
年
9
月至
12
月,山西省博物院举办了
“
晋见中国
”
的主题展览,李华作为志愿者参与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边展品推断这一展区的主题是(
)
A
.融合互鉴的民俗
B
.灿若星辰的文坛
C
.四通八达的交通
D
.光耀千古的科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
16
.某校七年级准备举办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板报展。下面是李华同学聚焦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
”
制作的版面。请根据展板中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求真务实之科技篇】
图一
蔡伦改进造纸术
图
解释分析山西太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