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
金属材料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
属更好
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
实验让
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
属具有
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教材还介绍了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
——
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21
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由于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十分清楚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能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和各项性能及其用途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
三、
教学目标
1
.
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的
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
2
.
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
3
.
认识合金的组成
,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
4.
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
合金比纯金
属具有
更广泛的用途。
四
、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