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学校九年级教育质量监测
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监测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监测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监测号、监测点、
监测场号
。
2.
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监测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
(
共
20
小题,满分
40
分
)
1
.下列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生锈,呼吸作用
B
.工业制氧气,酚酞溶于酒精
C
.食物腐烂,酒精挥发
D
.干冰升华,光合作用
2
.下列措施符合
“
生态德州
”
理念的是( )
①
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
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
2023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
15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档案室着火
用二氧化碳灭
火器灭火
B
.遇到室内起火
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
.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
CO
2
含量
B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4/5
的结论
D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N
2
、
O
2
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5
.
小
明同学
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
两个氮分子:
2N
2
;
②
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
氧分子:
3O
;
③
粒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的粒子:
S
;
④
两个铁离子:
2Fe
3+
;
⑤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
Al
;
⑥+2
价的镁元素:
Mg
2+
.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④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⑥
6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铁
B
.氧化钙
C
.氯化镁
D
.氢气
7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生石灰、纯碱
B
.冰水混合物、酒精
C
.干冰、海水
D
.过氧化氢溶液、五氧化二磷
8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检验氢气纯度
C
.滴加液体
D
.
验满
9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O
2
与
CO
的比较有
错误
的是
A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
CO
2
可用于光合作用,
CO
可用于冶炼金属
C
.
CO
2
易溶于水,
CO
难溶于水
D
.
CO
2
会造成温室效应,
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0
.下列示意图表示了
A(
)
与
B(
)
生成
C(
)
的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
B
、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
.
2
:
2
:
3
B
.
1
:
2
:
2
C
.
1
:
1
:
1
D
.
2
:
1
:
2
1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
:
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银白色固体燃烧,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放热
D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紫红色固体表面有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1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B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
.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类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产生微量丙烯醛化学式(
C
3
H
4
O
)等有毒物质。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9
:
1
:
2
C
.该物质的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
3
:
4
:
1
D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
14
.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宣传语是
“
纯洁的冰雪
·
激情的约会
”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B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
.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
.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1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
.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
16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
.水通电能分解,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
.
20mL
水与
2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40mL
,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17
.在一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