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
3
-202
4
学年(下)3月月度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
【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
6
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城市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因反射太阳光常对居民造成一定的干扰。小明家坐北朝南,南北通透,每年有半年时间正午面临
“
两个太阳
”
(除南面太阳照射外,玻璃幕墙从北面反射阳光到室内,玻璃幕墙只考虑平面反射),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广州市
B.上海市
C.济南市
D.长春市
2.此时小明家电子时钟所示的日期和时间最有可能是(
)
A.3月21日11时40分
B.6月22日12时00分
C.9月23日12时20分
D.12月22日12时40分
石油的形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大量动植物与泥沙等混合组成沉积层,沉积物不断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沉积层中油气则由于比附近的岩石轻,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孔的储集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油气形成油气藏。下图为某地油气藏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图中生油层岩石属于(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4.图中油气藏1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沉积盖层-褶皱变形-油气运移富集-油气藏
B.沉积盖层-油气运移富集-岩层断裂-油气藏
C.岩层断裂-油气运移富集-褶皱变形-油气藏
D.岩层断裂-褶皱变形-油气运移富集-油气藏
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露点锋(露点是气团中水汽达到凝结所需的温度),且湿空气密度小于同温度的干空气。下图为黄河流域某季节露点锋及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受露点锋过境影响时,甲地天气特征的变化最可能为(
)
A.晴转多云
B.阴雨转晴
C.气温降低
D.风力减小
6.已知湿空气的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干空气,则露点锋过境时甲地的气温垂直分布特征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23年12月22日,北京时间11:27:09,我们迎来冬至时刻。图为“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时西半球与北京同属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
)
A.15%
B.20%
C.25%
D.30%
8.黄赤交角实际并非是固定值,影响其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
)
A.火山地震
B.陨石撞击
C.月球引力
D.太阳黑子
9.根据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2000年至2030年,冬至日(
)
A.泰州昼长变长
B.北京日落位置更偏南
C.极夜范围变大
D.悉尼的太阳高度变大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质区域形成初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体。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区域地质构造和断层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
A.背斜;东—西
B.向斜;南—北
C.背斜;西南—东北
D.向斜;东南—西北
11.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质构造可以打井找水
B.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
D.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
12.下列选项能表示甲处地质构造形成顺序的是(
)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D.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存在对全球水热分布及变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下图为全球平均气温随纬度分布曲线及假设移除青藏高原后模拟各纬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移除青藏高原后,各纬度气温及变化状况为(
)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温上升较快
B.北半球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
C.相同纬度南半球气温高于北半球
D.低纬度气温变化大于高纬度
14.移除青藏高原后,影响不同纬度气温升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洋流性质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15.据图推测,移除青藏高原后,(
)
A.北半球三圈环流将增强
B.南大西洋沿岸将变冷湿
C.北极地区海冰加速融化
D.大洋洲将变得更加干旱
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完成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后,进行了一次以“探究日影变化规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9月23日,同学们在学校操场上垂直竖立了一根直杆(高1m),并在杆影顶端移动线路上,均匀摆放了8颗小鹅卵石,并将两次的观测数据记录下来(如图,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其中12:28时观测杆影是当天最短,影子长度为0.43m。(可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地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