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九校联考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Ⅰ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
Ⅰ
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
8
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J.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存在不带电的中子,查德威克通过
α
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实验证明了这个猜想
C.
居里夫人用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打出氧原子核和一种粒子,这种粒子为质子
D.
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答案】
B
【解析】
A
.
J.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电子,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是卢瑟福,
A
错误;
B
.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内存在不带电的中子,查德威克通过
α
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实验证明了这个猜想,
B
正确;
C
.是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打出氧原子核和一种粒子,这种粒子为质子,不是居里夫人,
C
错误;
D
.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表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D
错误。
故选
B
。
2.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
a
、
b
平行射入一块平行厚玻璃砖,玻璃砖下表面有反射涂层,两束光线经过折射、反射、再折射后从上表面同一位置射出,成为一束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a
光是黄光,则
b
光可能是紫光
B.
在同一种介质中
a
光的临界角大于
b
光的临界角
b
C.
若
a
光和
b
光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a
光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D.
若
a
光和
b
光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a
光的光子数比
b
光的光子数多
【答案】
C
【解析】
A
.由光路的偏折程度可得,
a
光折射率大于
b
光,则
a
光子的频率较大。若
a
光为黄色光,
b
光不可能为紫色光,故
A
错误;
B
.
a
光折射率大于
b
光,根据临界角公式
可知同一种介质中
a
光
临界角小于
b
光的临界角,故
【物理】2025届天津市九校联考高三下学期一模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