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中考模拟 语文试卷

2023年河北廊坊市香河四中中考语文三模试卷.docx

2023年 河北省 廊坊市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0   时间:2024-02-15   浏览:41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3年河北廊坊市香河四中中考语文三模试卷.docx 第1页
2023年河北廊坊市香河四中中考语文三模试卷.docx 第2页
剩余1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四中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1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 甲 ] 一切最美的风景,都在岁月静好中呈现。岁月静好,是苏轼行沙湖道遇雨时,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超脱与泰然;是陶渊明归隐田园时,南山下那句“ , ”中的安适与悠闲。 [ 乙 ] 边塞诗里,有金戈铁马的豪放,视死如归的坚强;有 建 功 立 业 的 豪 壮 ,直上凌烟阁的理想;亦有边关生活的苦寒, 怀 乡 泪 流 的 悲 壮 。 [ 丙 ] 保持随时随地学习的心态和能力,是为自己知识添砖加瓦的有效途径,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用《论语》中“ , ”来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向身边的人学习。 (1) 请将甲、丙语段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2) 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部分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诗句: ______ , ______ ”。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2 . 经典作品经过改编搬上银幕,是再读经典的方式之一。请你比较下面表格中的原著和改编内容,并做简要点评。 题号 作品 原著内容 影视剧改编内容 ( 1 ) 《红岩》 无声的泪,不断地流…… 江姐无力地依在老太婆的肩头,大睁着泪眼,她真想放声一哭!“不,不啊……”江姐忽然轻轻摇头,“哭,有什么用处?……我怎能流着眼泪闹革命?” 双枪老太婆:江姐……在亲人的面前,你想哭就哭吧。 江姐隐忍着痛苦:妈妈,我不能流着眼泪闹革命,革命,总是会有牺牲的,血债要用血来还! ( 2 ) 《西游记》 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 “我得留下个记号,免得那胖老头赖账”。 (1) 点评: ______ (2) 点评: ______ 3 .   4 . 阅读下面《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的一段对话,回答问题。 “不,年轻的女士,我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慈善家,不过我有一颗良心。此外,我曾有过一种原始的柔情。在我同你一样年纪的时候,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偏爱羽毛未丰、无人养育和不幸的人, 但是命运却一直打击我,甚至用指关节揉面似的揉我,现在我庆幸自己像一个印度皮球那样坚韧了,不过通过一两处空隙还能渗透到里面。在这一块东西中心,还有一个敏感点 。是的,那时我还能有希望吗?” “希望什么,先生?” “希望我最终从印度皮球再次转变为血肉之躯吗?” 请从修辞角度,为文段中画横线句子写几句批注。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2 分。 5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嵌地名成语——地名文化的活化石 ①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地名是历史和文化的宝贵遗产。当地名嵌入成语内部,二者便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解和研究地名文化的独特视角。 ②在成语中直接使用地名专名,主要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专名两种。单音节专名如成语“哀梨并剪”中“并”(并州,太原古称),“楚才晋用”中的“楚、晋”。双音节专名如“长安道上”中的“长安”,“桂林一枝”中的“桂林”等。 ③为了凑足双音节,有些单音节专名需要保留通名,比如“福如东海”中的“海”,“庐山真面”中的“山”;也有的地名从三音节减缩为双音节,如“终南山”在不同的成语中被简省为“南山”(寿比南山)、“终南”(终南捷径)。独立看这些简省形式,似乎缺乏规律可循,但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为了保持或强化成语的四字格特征。 ④相当数量的成语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不少嵌地名成语源出历史文化事件,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产生了新意义。比如,“乐不思蜀”,字面意义是“快乐得不思念蜀国”,实际意义是“留恋他乡乐而忘返”。 ⑤地名进入到成语中,与地名的特点密切相关。因为地名不仅是简单的地理坐标,还承载着与当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文化事项。可以说,在每一个嵌地名成语的背后,都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一段经典的历史故事。 ⑥如成语“邮邦学步”也叫“寿陵失步”,出自《庄子•秋水》中的寓言故事: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们走路姿态特别优美,于是长途跋涉,学步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因而李白有诗云:“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这里学术发达、思想活跃,诸多历史事件发端于此。在此活动的荀子、公孙龙等一批思想家善于观察、思辨和概括,善于变具象为抽象。这样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催生了大量成语,也逐步养成了萃取最佳字词凝练为成语的语言习惯。时至今日,跟邯郑相关的成语有 1500 多条,比如“怒发冲冠、奉公守法、舍本逐末、脱颖而出、黄粱美梦”等。 ⑦地名既是地理坐标,更是历史文化精华。对地名的规范和研究,要在不断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深入细致地阐释地名文化,要在浩瀚的历史文化中追寻地名的价值和意义。 (选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作者安志伟) (1) 阅读选文,简要
2023年河北廊坊市香河四中中考语文三模试卷.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