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云南省昆明八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
公共墓地出现
B.
农业的产生
C.
贫富分化加剧
D.
文字的使用
2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墨子
3
.
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
A.
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
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
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
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4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
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
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
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5
.
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
A.
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B.
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
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
D.
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6
.
如表为
1846
—
1905
年英国建筑师在上海、汉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况统计。这体现了( )
城市
/
人次
/
年份
上海
汉口
天津
北京
1846
—
1860
14
3
0
0
1861
—
1875
120
19
0
0
1876
—
1890
193
10
2
0
1891
—
1905
353
20
67
14
A.
晚清外交的不断退让
B.
英国势力范围的扩展
C.
列强侵略方式的转变
D.
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7
.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
A.
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
“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
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8
.
1943
年
2025年云南省昆明八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