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期中考试考前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8 F 19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灰石可用于防止树木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 B.在野外被蚊虫叮咬时,可在伤口处涂抹肥皂水,以减轻痛痒 C.汽车远程照灯在前方扬尘上形成光亮的通路,说明混有扬尘的空气属于胶体 D.古老的西方炼金术是要“把贱金属转化成纯金”,他们不能达到目的的原因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Cu2++S2-=CuS↓ B.将FeO固体放入稀硝酸中:FeO+2H+=Fe2++H2O 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D.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2OH-=SO32-+H2O 3. 列各组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都能实现的是( ) ①重晶石(BaSO4)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复浸取BaCO3盐酸BaCl2(aq) ②Na2ONa2O22CONa2CO3 ③Fe2Cl点燃FeCl3氨水Fe(OH)3 ④Al2O3HClAlCl3(aq)通电Al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 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NaOH和H2 B. BrCl 与Cl2性质相似,BrCl 可与Cl2反应得到Br2 C. 工业上制取NaHCO3时,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CO2后通入NH3 D. 工业上制取NaHCO3时,过滤得到NaHCO3沉淀后的母液,经吸氨、降温冷析后,加NaCl盐析,
2可得到NaHCO3沉淀 5. 如 图 所 示 , 某 同 学 设计 用NO-空 气 质 子 交 换 膜 燃 料 电 池 探 究 将 雾 霾 中的SO2、NO转化 为(NH4)2SO4的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装置中NO均被氧化,物质A为HNO3 B.燃料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e-+2H2O=NO3-+4H+ C.若甲装置中消耗22.4 L O2,则乙装置中SO2和NO转化的物质的量共有2.8 mol D.该装置中,电子的转移方向为Pt(I)→石墨(II)→电解质溶液→石墨(I)→Pt(II) 6.工业上利用锗锌矿(主要成分为GeO2和ZnS)制备高纯度锗的流程如图。已知:GeCl4易水解,在浓盐酸中溶解度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中为提高酸浸效率可延长浸取时间 B.步骤②中“操作A”是过滤 C.步骤④中可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 D.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eCl4+(2+n)H2OƒGeO2·nH2O+4HCl 7. 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实验中观察到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中配制70%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B. 在滴加70%硫酸之前,应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的
3C. 取乙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发生反应:2Fe3++SO2+2H2O=2Fe2++SO24+4H+ D. 实验中若观察到丙中烧杯上方有红棕色气体,则乙中发生反应:SO2+2NO3=2NO2↑+SO24 8.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FeCl3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 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 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 B 向Co2O3中滴入浓盐酸加热 产生黄绿色气体 氧化性:Cl2>Co2O3 C 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 AlO2-与HCO3-发生了水解的相互促进 9. 2SO通入2BaCl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图中右侧Y形管中放置的药品组合不符合要求的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A. 过氧化钠和水 B. 锌和稀硫酸 C. 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 D. 生石灰和浓氨水 10. 四氧化三锰(Mn3O4)广泛应用于生产软磁材料、催化材料。一种以低品位锰矿(含MnCO3、Mn2O3、MnOOH及少量Fe2O3、Al2O3、SiO2)为原料生产Mn3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浸”过程Mn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2O3+H2O2+4H+=2Mn2++O2↑+3H2O B.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Al(OH)3 C. 由“母液”可获得(NH4)2SO4 D. “氧化”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实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4 12. 缓冲溶液由浓度较大的弱酸及相应的盐溶液组成,其溶液能够保持稳定的pH,溶液pH的计算公式为pH= -lgKa +lgc盐c( )(弱酸)。现有25°C浓度均为1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缓冲溶液[已知25°C时,Ka(CH3COOH) =1.75 ×10-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该缓冲溶液pH的主要因素是CH3COOH的Ka B. 将该缓冲溶液稀释一倍,溶液中c(H+ )减小为原来的12 C. 向该缓冲溶液中加入几滴NaOH溶液,溶液pH几乎不变 D. 该缓冲溶液中: c( CH3COO-) -c( CH3COOH) <c(H+) -c(OH- ) 13. 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和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前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