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
青川县九
年级二模
物理
试题
说 明: 1. 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0分钟。
2.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四个大题,26个小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本题共 3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用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的加热功率约为5 W
B.乌龟爬行速度约为 1 m/s
C.夏季室内空调设置的舒适温度约为 26 ℃
D.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缓慢拿到课桌上,对书做功约为50 J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敲响桌子,却看不到桌面振动,说明发声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敲击长钢管的一端,在钢管另一端能听到2次声音,说明声速只与传声介质的种类有关
C.轰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说明雷声的音调高
D.窗外优美的琴声对于正在听英语听力的学生是噪声
3.关于透镜及透镜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都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焦距越大,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
C.照相机成像时,需要将物体放在距镜头 2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D.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实像
4.如图所示,小演员用力握住杆保持静止。 已知小演员重 400 N,对杆的压力为 600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演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600 N
B.小演员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若小演员增大握杆的力,小演员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小演员减小握杆的力,并沿杆匀速向下运动,小演员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5.物理课上,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摇摇亮”,其主要原理是将磁铁置于带有金属线圈的透明管中,摇动透明管,使磁铁在里面晃动,线圈中就会有电流产生,使灯亮起来。下列选项中与“摇摇亮”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
( )
6.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冲程为排气冲程
B.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若飞轮转速为 1 200r/min,则该汽油机 1s对外做功 10 次
D.该冲程中有热量散失,所以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7.下图是工人使用的甲、乙两种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将重为G=500 N的物体匀速升高 10 m,已知每个滑轮重20 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人使用乙滑轮组更省力
B.工人使用甲滑轮组时拉力做功为 2 600 J
C.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
D. F₁ 和 F₂ 的功率.
8.某同学在运动时不慎扭伤,为减轻疼痛,医生采用了“冷疗法”治疗,其主要采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标准大气压下该有机物的熔点为一139℃,沸点为1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态氯乙烷压缩体积会液化放热
B.固态的氯乙烷为非晶体
C.氯乙烷喷在患处时会在皮肤上迅速升华放热
D.在常温常压下,氯乙烷为液态
9.某学校设立了门禁系统,外访人员到访时按下开关S,指示灯L亮起提醒门卫,门卫核实身份后闭合开关 S₁,电动门才会打开,当开关S断开时,指示灯不亮、电动门关闭。 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
10.如图,甲、乙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通过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C.乙实验探究的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电阻产生的热量与右侧容器内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为2∶1
11.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容器,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将物体 A、B叠放后一起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再将 A从 B上拿下放入水中,B静止时漂浮,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 )
A.物体 A 的密度大于物体 B的密度
B.与甲图相比,乙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小
C.与甲图相比,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D.甲、乙两图中物体 A 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
12.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 R₁和 R₂串联在电源电压为U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R₂在 10 s 内产生的热量为5 J;定值电阻 R₁ 和 R₂ 并联在电源电压为 2U 的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R
₂
在 10 s 内产生的热量为 180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R₁ 与 R₂ 两端电压之比为 1∶2
B.图甲中通过 R₁ 的电流与图乙中通过 R₁ 的电流之比为2:3
C.相同时间内,甲、乙电路中 R₁ 消耗的电能之比为5∶36
D.甲、乙电路的总功率之比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