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性测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探索的事件。下面哪一点是它们在影响上的相同点(
)
A
.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时发生的
B
.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和近代化发展
D
.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
.下面的表格信息可以用来研究(
)
农户
1914—1918
年
减少
1500
多万户
荒地
1914—1918
年
增加
49000
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
年
增加
92
万人
军费
1916—1918
年
增加
5000
多万元
A
.护国战争的形势
B
.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军阀割据混战的原因
3
.将下列史事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北洋政府在举行祭天活动
②
护国战争
③
二次革命
④
宋教仁遇刺
A
.
④③①②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②③④
4
.下面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此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派系
代表人物
靠山
控制范围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北京政府及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省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美国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
A
.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
.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中国
C
.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5
.
1919
年
12
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
.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
.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
.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6
.胡适的诗《希望》: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
.
”
该诗的创作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
.批判君主专制
B
.提倡新文学
C
.批判封建旧道德
D
.提倡新道德
7
.
“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
”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A
.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
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
D
.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指导
8
.
1919
年
5
月
3
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在听完《京报》主笔邵飘萍的报告后,大家群情激愤。北大一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血书
“
还我青岛
”
四个大字。此次集会发
生的背景是
A
.德国强租胶州湾
B
.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9
.
20
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
该材料最能体现
A
.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
.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
.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0
.下列对联能反映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得以实现的是(
)
A
.
“
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B
.
“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
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
.
“
四金刚捧日,的是可杀;众商行罢市,尤须坚持。
”
D
.
“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11
.如下图反映的是近代史上两次重要事件,这两次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新青年》封面
《五四运动》(绘画)
A
.都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B
.都传播新思想,促进社会进步
C
.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2
.
1919
年李大钊将《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编为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帮助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
“
马克思研究
”
专栏。据此可知
A
.李大钊最早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
B
.《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C
.李大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已广泛建立
13
.陈独秀说:
“
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
——‘
无产阶级专政
’
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
陈独秀所说的
“
脚踏实地
”
指的是中共二大(
)
A
.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B
.决
定参加共产国际
C
.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
1922
年初到
1923
年春,全国共举行大小罢工
100
多次,参加人数达
30
万以上。由此可知,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是(
)
A
.解决农民问题
B
.开展军事斗争
C
.领导工人运动
D
.发展党的组织
15
.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
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