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上期中测试物理(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冰 B.玻璃 C.沥青 D.松香
2.
“
月在云中行
”“
鱼戏莲叶间
”
,诗句中
“
月
”
和
“
鱼
”
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云、鱼 B.云、莲叶 C.月亮、鱼 D.星星、水
3.CCTV-3的《开门大吉》栏目深受大家喜爱,挑战者先听15秒的音乐铃声,然后根据听到的铃声旋律说出对应的歌曲名称.选手辨别的依据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速度
4.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5.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身高约为
B.步行速度约为
C.体温约为
D.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
6.下列做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这一环节来防治噪声的是
( )
A.在市区内禁鸣汽车喇叭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高架桥两旁安装隔音墙 D.室内打靶时要配戴耳罩
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游完泳上岸后要赶快披上毛巾
C.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电冰箱内 D.将湿手放在热风干手器下面吹
8.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
“
水雾
”
则甲、乙两房间的
“
水雾
”
分别出现在玻璃窗的
( )
A.外表面、内表面 B.外表面、外表面 C.内表面、内表面 D.内表面、外表面
二、填空题(第9~13题,每空1分,第14~17题,每空2分,
共60分)
9.地震时会产生人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够提前感知的______________声波,这种声波的频率小于______________
10.物理课上,两位同学通过用棉线连接的
“
土电话
”
进行对话.此游戏利用了______________体传声效果好,
“
对话
”
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
11.冬天,寒冷的北极地区用______________(选填
“
酒精
”
或
“
水银
”
)温度计,是因为该液体的______________(选填
“
熔
”
或
“
凝固
”
)点低.(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
固态水银的熔点是
)
12.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圆润悠扬,这是在形容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______;午休时,从窗外传来了葫芦丝声,这对于正要睡觉的小明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选填
“
噪声
”
或
“
乐音
”
).
13.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______________态存在的,它是通过在常温下对氧气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
14.《淮南子》完整记载的
“
二十四节气
”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霜降中的
“
霜
”
是夜间气温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__(选填
“
吸收
”
或
“
放出
”
)热量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5.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
;此时______________(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直接用它测量正常人的体温.
16.如图所示是一种管乐器——排箫,它由若干支同种材料的音管组成,管的粗细相同、长短不同,吹奏排箫时,发声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
“
音管
”
或
“
空气柱
”
);越长的音管,吹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___;公园内一人正在凉亭中吹奏排箫,听的人离亭子越远,听到排箫声的响度越______________.
17.
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门口出发,沿平直道路到新华书店买书.途中有一半路程骑得慢,另一半路程骑得快,其路程
s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在
AB
段,自行车做
______________
(选填
“
匀速
”
或
“
变速
”
)直线运动;小明骑得快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选填
“
OA
”
或
“
AB
”
)
段;他从家门口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
.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汽车
在
内驶过的路程;
(2)若甲、乙两地相距
,则汽车以该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19.在一次爆破中,炸药的导火线长
,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
.
点火者在点燃导火线后立即以
的速度跑开,请通过计算判断,点火者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
以外的安全隐蔽区?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0.向远处喊话时,喊话的人常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做有什么道理?
21.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于舞台上的
“
白雾
”
,小强同学认为是水蒸气,而小丽认为是小水滴,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请你解释
“
白雾
”
的形成过程.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2~27题每空1分,共30分)
22.(1)如图甲所示,测量铅笔长度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
“
A
”
或
“
B
”
),测得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
;
(2)小丽某次跳绳持续的时间如图乙中停表所示,则持续时间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3.为了
“
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
”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吉林松原市前郭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