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选择题共
36
分,非选择题共
64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2.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u-64
第
I
卷
(
选择题
)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包括
16
个小题,共
36
分。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
13~16
小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传统节日活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B
.清明节放风筝
C
.端午节煮粽子
D
.中秋节酿桂花酒
2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都正确的是
A
.
2C
2
H
5
OH—
两个乙醇分子
B
.
4H—
一
4
个氢元素
C
.
Ca
+2
—1
个钙离子带
2
个单位的正电荷
D
.硫酸铁
—FeSO
4
3
.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色画《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
300
年,下表是《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矿物
蓝铜矿
朱砂
赭石
砗磲
颜色
深蓝色
大红色
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白色
主要成分
2CuCO
3
·
Cu
(
OH
)
2
HgS
Fe
2
O
3
CaCO
3
A
.蓝铜矿
B
.朱砂
C
.赭石
D
.砗磲
4
.在生日宴上,小明同学不小心用生日蜡烛引燃了装有半杯水的纸杯,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
.纸杯的着火点降低
B
.温度低于着火点
C
.未与氧气接触
D
.纸杯不是可燃物
5
.图示
“
错误操作
”
与图下面
“
可能产生的后果
”
不一致的是
A
.标签受损
B
.污染药品
C
.不容易点燃
D
.读数不正确
6
.
2022
年
4
月,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土了
“
荣世子宝
”
金印。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的元素符号是
AU
B
.金原子的质子数是
79
C
.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7.0g
D
.单质金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容易被氧化
7
.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
“
中国天眼
”
射电望远镜使用了碳化硅(
SC
)。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8
.下列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最多的是
A
.
N
B
.
2N
a
C
.
He
D
.
H
9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
a
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
.图
b
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图
c
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
.由图
d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0
.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图乙、图丙中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B
.当由甲图变为乙图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
.图丙中的分子紧密有序排列,分子静止不动
D
.当由甲图变为丙图时,水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
11
.门捷列夫说:
“
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12
.工业上常利用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进行冶炼金属。有关还原性实验错误的是
A
.两个实验都可以观察到,黑色固体最终变成了红色
B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左侧酒精灯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尾气处理也可以通过气球收集
13
.白铜是铜、镍
(Ni)
合金,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废弃的白铜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回收铜、镍,锌,则铜、镍、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
Ni>Zn>Cu
B
.
Zn>Ni>Cu
C
.
Zn>Cu>Ni
D
.无法判断
14
.科学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分子筛膜催化反应器。其用于二氧化碳高效合成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
.分子筛膜反应后性质不变
C
.该反应涉及到两种氧化物
D
.该反应不利于促进碳中和
15
.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分类观念:生铁、石油、水银都属于混合物
B
.宏微结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
.证据推理: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6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一个月后发现铜丝未生锈。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金属的腐蚀是金属从单质变成化合物的过程
B
.在潮湿的空气中,铝比铁耐锈蚀
C
.在有氧气和水的条件下,铜比铁易生锈
D
.铜生锈可能与空
山东德州市夏津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习成果阶段展示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