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一
、选择题
(
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
5
分,共
50
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要求的。
)
1
.
了解历史事件需要知道事件的诸要素。以下笔记内容反映的事件是
(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
2020
年
5
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发文悼念港澳爱国人士何鸿桑,他曾两度重金购回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并转赠给国家。圆明园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始于
(
)
A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
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屈辱史,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
)
A
.
《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
.
《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C
.
《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D
.
《尼布楚条约》和
《
辛丑条约,
4
.
它坚持斗争
14
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
它
”
指的是
(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李自成起义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5
.
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
A
.
增强了清朝军事力量
B
.
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
.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6
.
用图示法理
清历史
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图示空白处应是
(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7
.
梁启超在回忆
19
世纪
80
年代的情形时说:
“
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
诋
为汉奸,不齿士类
”
,而到了
19
世纪末,却出现了
“
举
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
”
的现象。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
A
.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
.
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
人
人心
D
.
“
自强
”“
求富
”
理念的推
8
.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
1900
年
6
月
2
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
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
A
.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
国民革命军北仗
9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
“
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
。他把
“
启蒙之水
”
洒向那
“
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
。这里的
“
启蒙之水
”
是指
(
)
A
.
自强求富
B
.
救亡图存
C
.
民主科学
D
.
实业救国
10
.
“
它
”
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
主
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它指的是
(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1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1919
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是
(
)
A
.
孙中山
B
.
蔡元培
C
.
陈独秀
D
.
李大钊
12
.
确立
“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
的建党建军原则是在
(
)
A
.
八七会议
B
.
遵义会议
C
.
古田会议
D
.
中共七大
13
.
某电影中出现以下故事情节: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
杨鹿城
发动
“
兵谏
”
,活捉了蒋
介石
……
这部电影的名称应该是
(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华北事变》
14
.
日本人在长春留下了很多建筑,伪满首都警察厅办公楼
(
今长春市公安局
)
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
(
)
A
.
实物史料
B
.
文献史料
C
.
口述史料
D
.
音像史料
15
.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
泣
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
(
)
A
.
B
.
C
.
D
.
16
.
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
.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
.
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
.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17
.
1940
年
9
月
6
日《大公报》社评:
“
自上月
20
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
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频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
……”
该社评中
“
大规模的运动战
”
是
(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武汉会战
18
.
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
“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调到其他方面
来作
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
)
A
.
中国抗战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
B
.
中国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C
.
中国抗战得到爱好和
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外国语中学、+平山中学+、平山二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