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八
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温馨提示:
1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
.本试卷
分判断
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部分,共
33
题。
3
.答题前请把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序号等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4
.一定要仔细审题哦,相信你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小明和同学一起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为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小明的行动说明(
)
A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定能健康成长
B
.我们不应花时间来参加社会生活
C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
D
.个人的渺小力量对社会作用不大
2
.有礼
”
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浙江持续推进
“
浙江有礼
”
省城文明新实践,让
“
有礼
”
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成果。这是因为
“
有礼
”
(
)
①
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②
体现国家形象
③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④
是
最
刚性的社会规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近日,杭州市某校一年级小孙同学将捡到的价值
2
万多元的黄金手链交给玉泉派出所,还给了失主。我们应该学习小孙同学(
)
A
.尊重他人
B
.平等待人
C
.诚实守信
D
.善用法律
4
.我们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5
.对下列案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案例
法律责任
A
李某拾得钟某手机后又扔掉了,法院判决李某赔偿钟某
4200
元。
刑事责任
B
田
某醉驾
摩托车,被拘役
3
个月。
民事责任
C
张某恶意拨打
110
报警电话、辱骂接警员,被依法行政拘留。
行政责任
D
於
某高空抛下垃圾袋致蒋女士面颊受伤
被获刑
8
个月
,罚金五千元。
行政责任
A
.
A
B
.
B
C
.
C
D
.
D
6
.
12
月
4
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设计了如下标语,正确的是(
)
①
法律是护身武器,诉讼是最后屏障
!
②
学法以明理,用法以立身,违法须担责
!
③
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守住不犯罪这一行为底线
!
④
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要做阳光下的法治公民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7
.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八年级(
1
)班同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如下图)。这一活动告诉我们要(
)
发现
调查
建议
观察到
“
餐饮浪费
”
等现象
确定
“
节约为荣
”
研究主题
研究政策实施调查
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运用所学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A
.参加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B
.建言献策,在奉献中求得回报
C
.努力学习,沉迷书本的知识
D
.放弃学业,提前迈入社会生活
8
.遭遇不法侵害时,我们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稳住歹徒,巧妙周旋
B
.拨打
“110”
,求助警方
C
.不顾一切,以死相搏
D
.讲究智斗,减免损伤
9
.下表是某市公共场所中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的调查结果。这提醒市民(
)
人们最不喜欢的行为
乱扔垃圾
大声喧哗
插队
闯红灯
遛狗
不栓
绳
践踏草坪
占比
100%
86.1%
79.5%
56.8%
27.3%
16.3%
A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B
.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C
.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D
.提升自身文化水平
1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之际,某班同学专门组织了一场
“
大国点名:我参与,我行动
”
的大讨论。下列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
①
人口普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利益至上
②
人口普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完全等同
④“
大国点名:我参与
”
,国家利益只有通过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10
分)
11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网络爬虫
”
技术背后的安全隐患
2022
年
7
月,江苏省扬州市法院宣判
:
张某等
9
人利用
“
网络爬虫技术盗取个人信息来获取不法利益,被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拘役四个
月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
“
云端学习
”
教学变革的技术支持
2022
年
5
月,浙江省教育厅研发推出
“
浙里问学数字化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系统,包括作业微课、名师答疑等服务,方便学生课后在家学习求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零点巡航
”
健康触网的
“
防护墙
”
腾讯公司
上线
“
零点巡航
”
功能,旨在对夜间游戏超过一定时长、实名未成年人的账号进行人脸筛查,补上了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的防沉迷漏洞。
(1)
请判断张某等人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2)
网络是把双
刃
剑,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其利弊。
(3)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几点建议。
1
.
C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C
:小明和同学参加垃圾分类宣传属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说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故
C
说法正确;
A
:
“
定能健康成长
”
说法过于绝对,人的
解释分析浙江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