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初二试卷 初二历史上

辽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期末试卷 部编版 2024年 2023年 辽宁省 阜新市 格式: DOCX   11页   下载:3059   时间:2024-02-01   浏览:4982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辽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第1页
辽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第2页
剩余10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 2024.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率军痛歼阿古柏侵略军,收复除伊犁以外全部新疆领土的清军将领是(     ) A .左宗棠 B .丁汝昌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2 .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 ” 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痛击阿古柏 C .旅顺大屠杀 D .廊坊阻击战 3 .张帅同学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革命遗址,他去的地方是(      ) A .浏阳 B .广州 C .安庆 D .镇南关 4 .捉蒋 —— 英雄壮举:放蒋 —— 大局为重:送蒋 —— 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 A .周恩来 B .杨靖宇 C .张学良 D .毛泽东 5 .福州船政局是在哪一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      ) A .自强 B .求富 C .科学 D .民主 6 .三民主义中反映孙中山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使劳动者摆脱贫困的是(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主主义 D . 民生主义 7 . 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老汉在聊天。张老木说: “ 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 ,李老金说 : “ 我参加过义和团 ” ,王老德说: “ 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 ” ,赵老刚说: “ 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 ” 。他们中有一个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的人是(      ) A .王老德 B .李老金 C .张老木 D .赵老刚 8 .美国某报的战地记者于 1941 年底来华报道中国正面战场的战况。下列地点最适合他前往的是(      ) A .长沙 B .徐州 C .上海 D .东北 9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 “ 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为而我们中国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 这里的 “ 清政府条约 ” 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10 .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11 . “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 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后 12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以下哪一项最合适 A .同室操戈 B .隔岸观火 C .同仇敌忾 D .不谋而合 13 .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A .自由思想 B .平等思想 C .博爱思想 D .专制思想 14 .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 .消灭地主阶级 B .实行减租减息 C .实行耕者有其田 D .平均分配土地 15 . 1935 年 12 月,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 “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 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戊戌变法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一二 • 九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题 4 小题, 16 题 6 分, 17 题 12 分, 18 题 10 分, 19 题 12 分,共 40 分) 16 .把表格补充完整 事件 影响 A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E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F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填出 ABCDEF 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A 、 B 、 C 、 D 、 E 、 F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 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 “ 1927 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 材料三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 368 天,共翻越了 18 条山脉,其中 5 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 24 条河流,穿越了 11 个省;从瑞金出发时有 8.6 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 6500 人,平均每行进 1 公里,就有 3 至 4 名战士壮烈牺牲 …… 材料四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 “ 陕变事起 …… 主张一致对外 …… 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征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 材料五    1937 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在三个 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反抗,中国各派政治势力立即行动起来,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 材料一所述 “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 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 ? “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 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
辽宁阜新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