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卷面及答题卡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Fe 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云南省馆藏文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下列文物主要是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
文物
战国牛虎铜案
溪山行旅图
西汉滇王编钟
新石器时代鸡形陶壶
选项
A
B
C
D
2.下列事实用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
A.用电子式表示
的形成过程:
B.中子数为20的
原子:
C.常温时,
氨水的
;
D.
的结构示意图:
3.
氮
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4.北京故宫的屋顶有各种颜色的琉璃瓦,其坚实耐用,经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仍能保存完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琉璃瓦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制作琉璃瓦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C.琉璃瓦坚实耐用取决于硅酸盐的结构
D.黄色和绿色琉璃瓦中分别含有
、
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操作
实验
目的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定容
除去
中的少量
制备并收集
6.下列关于
、
、
及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共价化合物且常温下均为气体
B.
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D.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7.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物1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杂化
B.化合物1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2可以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
D.化合物2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B.金属镁与浓硫酸共热:
C.向磁性氧化铁粉末中滴入过量稀硝酸:
D.氢化钠与水剧烈反应:
9.含铁物质与其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可用苯酚溶液鉴别d和e
B.a与水反应可直接生成c
C.e的水溶液常用于净水
D.存在
的循环转化关系
10.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钡
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B.
溶液中,氢原子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
氯气与
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密闭容器中
和
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分子数为
11.反应
经历两步:
①
;
②
。反应体系中X、Y、Z的浓度
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
B.
为
随
的变化曲线
C.
时,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
后,
12.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有关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元素
X
Y
Z
M
性质或结构信息
原子核外有三个能级,每个能级含有的电子数都相等
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氢化物为二元弱酸
基态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元素与Z元素的原子可构成直线形分子
B.Y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X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C.Z元素的二价阴离子
是正四面体结构
D.将M的低价硝酸盐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有气体产生
13.工业上采用电化学法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中含硫物质主要是
),以减少硫排放。模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流向:b极
石墨
电解质溶液
石墨
极
B.石墨1为阳极,发生
氧
化反应,
被氧化
C.脱硫反应为
D.电路中转移
电子,理论上处理
14.某混合物可能含有
、
、
、
,为探究该混合物成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分析方案。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固体
一
定是纯净物
B.若
,则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C.蓝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
D.向溶液
中通入足量的
,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5.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KI与
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B
向溶液X中滴加少量
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石蕊试纸不变蓝
溶液X中肯定不含
C
将硫酸酸化的
溶液滴入
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
氧化性:
(酸性条件)
D
向一定浓度的
溶液中通入适量
气体
产生黑色沉淀
的酸性比
的强
16.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
、
。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
溶液中通入
(标准状况)
,泇得
约为9
2
向
溶液中通入
至溶液
3
向
溶液中通入
(标准状况)
,测得
黑龙江大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