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第1章 发酵工程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3第1章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学习目标1.能运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解释选择培养基筛选微生物的原理。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微生物数量测定的方法,设计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的方案。依据设计的方案,运用无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分离、培养的方法初步分离出目标菌。
自然界中微生物数量繁多,种类庞杂,要想从中分离出需要的特定微生物并不容易,尤其当要分离的微生物在混合菌群中不是优势种群时,仅通过一般的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很难实现。该怎么办呢?事实1稀释涂布平板法中出现的杂菌
新课导入科学实例寻找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一个热泉中发现了耐热的水生栖热菌,并分离到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美国黄石公园相应的生存环境中寻找耐寒微生物耐热微生物石油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实验室微生物筛选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和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纤维素分解菌启示
选择培养基、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数量测定一 探究•实践——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二目录
高温环境下培养无氧环境下培养1.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2.方法:(1)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2)改变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3)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耐高温微生物厌氧型微生物兼性厌氧型(一)选择培养基分离得到酵母菌、霉菌等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分离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固氮菌分离自养型微生物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被某些细菌分解成NH3,再被转化为NO3-、NH4+等被植物吸收。这些细菌能合成脲酶,脲酶催化尿素分解产生NH3,再被转化为NO3-、NH4+等被植物吸收。通常1g土壤中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土壤微生物,其中细菌的数量最多,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事实2结合材料思考1.如果让你配制一种培养基,将土壤稀释液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培养基的配方该如何设计?在选择培养基中,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生长发育繁殖。2.该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除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外,该培养基的其他营养成分与普通培养基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