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三试卷 高三地理下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卷)地理 .docx

全国通用 2024年 格式: DOCX   8页   下载:0   时间:2024-05-01   浏览:22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卷)地理 .docx 第1页
剩余7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4 届高 三二 轮复习联考(二)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 回答非 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中学生在二分二至日观测当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并绘制成图(右图)。据此完成 1~2 题。 1. 一年内该地能够受到太阳直射,太阳直射的这一天该地 ( ) A. 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B. 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C.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 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2. 夏至日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位于 ( ) A. 正北天空 B. 正南天空 C. 东南天空 D. 西南天空 20 世纪 80 年代,某研究院研究人员在河西走廊的绿洲与几千米外的戈壁滩的上空进行了连续 36 小时的温度监测。下表为 1984 年 7 月 2 日 10 时至 7 月 3 日 22 时戈璧与绿洲同一高度的温差统计表。据此完成 3~5 题。 距地表高度(米) 气温差( ℃ ) 1 2.5 2 1.9 4 1.8 8 1.4 16 1.2 3. 据表可知,戈壁与绿洲的气温差异表现为 ( ) A. 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大 B. 随高度上升,戈壁与绿洲温差越小 C. 戈壁与绿洲温差白天大于夜晚 D. 戈壁与绿洲温差早晨大于黄昏 4. 戈壁与绿洲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 ① 绿洲水分状况好于戈壁 ② 绿洲植物蒸腾作用强 ③ 戈壁以晴朗天气为主 ④ 戈壁风力大于绿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 ④ 5. 绿洲处于阴雨天气时,戈壁与绿洲的温差可能出现 ( ) A. 均值 B. 负值 C. 极大值 D. 极小值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下图为 8 月份波斯湾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 6~8 题。 6.8 月份,波斯湾表层盐度的分布特点是 ( ) A. 北部盐度高,南部盐度低 B. 南部盐度高,北部盐度低 C. 由中部向西北、东南降低 D. 由河口地带向东南部降低 7. 冬春季节,波斯湾西北部表层海水可能 ( ) ① 盐度降低 ② 温度提高 ③ 密度增大 ④ 风平浪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波斯湾表层盐度高于阿曼湾,主要是由于波斯湾 ( ) A. 降水稀少 B. 海域封闭 C. 蒸发旺盛 D. 沙漠广布 据统计, 2023 年末,吉林省人口跨省净迁入 4.34 万人,实现自 2011 年以来的人口净迁入,并保持增长势头。据此完成 9~10 题。 9.2023 年吉林省实现人口净迁 入 ,说明该省份 ( ) A. 高等教育领先,科技人才众多 B. 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发展 C. 旅游景点多样,吸引人们迁居 D. 夏季凉爽宜人,生活环境良好 10. 吉林省人口拉力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 ) A. 长春市 B. 吉林市 C. 辽源市 D. 延吉市 在菲律宾吕宋岛中央的科迪勒拉山脉上,当地人民顺着绵延不断的山谷,开垦出长达 2 万千米的 巴拿威水稻 梯田,其中最高梯田海拔 1500 多米。竹筒组成的灌溉系统和泥渠道,将梯田上方的热带雨林的水 引进梯田,使贫瘠崎岖的山脊有了欣欣向荣的绿色生气。 1995 年,该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 示意巴拿威 水稻梯田景观。据此完成 11~13 题。 11. 长期以来, 巴拿威水稻 梯田的种植方式是 ( ) A. 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B. 四季播种,全年收获 C. 雨季播种, 旱 季收获 D. 随时播种,季季收获 12. 巴拿威水稻 梯田需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 ① 低温霜冻 ② 山洪爆发 ③ 伏旱天气 ④ 台风天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近年来 巴拿威水稻 梯田荒废严重,主要原因是 ( ) A.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 B. 城镇化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 C. 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逐年增长 D. 生产技术落后,生态环境恶化 2024 年 1 月 16 日,备受关注的 潍宿高 铁(山东段)开工,标志着京沪高铁二线的 “ 收官段 ” 正式启动建设。下图示意京沪高铁二线经过的主要站点城市。据此完成 14~16 题。 14. 京 沪 高铁二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 A. 缓解京沪高铁运力紧张的局面 B. 吸引更多客流,提高经济效益 C. 缩短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距离 D. 减轻耕地压力,集约利用土地 15. 京沪高铁二线经过山东半岛腹地,有助于山东半岛腹地 ( ) A. 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 B.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C. 由传统农业区变为现代工业区 D. 由 “ 交通洼地 ” 变为 “ 经济高地 ” 16. 与京沪高铁相比,京沪高铁二线站点多,实现县县设站的布局,这将有利于 ( ) ① 增强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② 逐渐提高县级城镇的服务等级 ③ 实现大、中、小城镇的协同发展 ④ 调整人口密度,均衡人口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 阅读图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卷)地理 .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