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第
I
卷(选择题
1-26
小题,共
64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6
个小题,
1-14
每小题
2
分,
15-26
每小题
3
分,共计
6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脱离空间站
B
.自由下落
C
.外壳烧蚀
D
.打开降落伞
2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PM2.5
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
.
CO
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
SO
2
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
的制作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液体读数
B
.
氧气验满
C
.连接仪器
D
.添加稀盐酸
4
.
“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
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作保护气
B
.石墨具有导电性
——
作铅笔芯
C
.干冰易升华吸热
——
作制冷剂
D
.
铝具有
导热性
——
作铝锅
5
.下面是某同学对主题内容进行的归纳情况,你认为其中一组错误的是
A
.化学与安全:进入山洞先做
“
灯火实验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
B
.环保与使用:加快
“
煤改气
”
、多使用清洁能源,推行共享单车,打造绿色交通
C
.微粒与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原子
和钠原子构成
D
.元素与组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6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
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
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红磷的着火点为
。
A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接触
B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接触
7
.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
。下列有关化学用
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KO
2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B
.
4
个二氧化碳分子:
4CO
2
C
.
4
个钾离子:
4K
D
.
6
个氧原子:
3O
2
8
.
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
作出
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铜的元素符号是
Cu
B
.铜的原子序数是
29
C
.
铜属于
非金属元素
D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3.55
9
.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
.
A
B
.
B
C
.
C
D
.
D
10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
CO
与
Fe
2
O
3
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
.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
CO
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
.
NaOH
溶液应改为
Ca
(
OH
)
2
溶液以检验产生的
CO
2
气体
D
.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1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碳元素的部分
“
价类二维图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
为
“
混合物
”
B
.
X
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C
.
Y
点对应的物质为
CO
2
D
.
H
2
CO
3
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2
.下图是两种氮肥的标签(氮肥中杂质均不含氮元素)。下列有关计算的说法正确的
是
硝酸铵
化学式:
净重:
含氮量:
……
氯化铵
化学式:
净重:
含氮量:
……
①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②
中氮、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4∶1
③
等质量的
和
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80∶107
④
通过计算判断出氯化铵标签上的含氮量是虚假的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3
.某研究所利用太阳能聚光器获得的高能量
进行热化学循环反应制取
,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
中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
.该结循环过程中涉及到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C
.
燃烧热值高,是一种理想的优质能源
D
.该循环过程理论上每生成
,需补充
14
.已知物质
R
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取一定质量的
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3.6g
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
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大于
8.0g
B
.所取
R
质量的最小值为
1.6g
C
.
R
可能是酒精(
C
2
H
5
OH
)
D
.若
R
为
CO
和
H
2
的混合物,则
CO
和
H
2
的分子个数比为
1
:
1
二、填空题(本大题
4
个小题,共
20
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
卡相应
的位置上)
15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
两个铜原子
。
(2)
三个氢氧根离子
。
(3)
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
。
(4)
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16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
作出
了巨大贡献。
(1)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
明设计
如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
1
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写出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解释分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含参考答案)试卷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