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广西南宁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
分。
1
.
下面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千人祭稻神、农具节等一系列“那”文化鲜明的传统民俗节目体现了壮乡文化的精髓。
B.
壮锦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点缀着壮民族的生活,成为中华大地上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C.
这是一座古老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见证,是祖先留给后人追思与回味的无价之宝。
D.
让我们了解它,珍惜它,探索它,保护它,把凝固在南宁历史记忆深处的美留给后世。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
.
根据相关提示,按要求填写与“乡情”有关的诗文。
乡情醇厚浓郁,吟咏不绝。①
______
(作者)的《岳阳楼记》中的“②
______
,忧谗畏讥”写尽迁客骚人离乡之苦,贬谪之悲;李白咏叹“③
______
,
______
”(《渡荆门送别》)以家乡水的情深意重,抒思乡之情,余韵袅袅;崔颢的“④
______
?
______
”(《黄鹤楼》)望着江面上烟波渺渺,暮霭沉沉,更添几缕乡愁;岑参在“⑤
______
,
______
”(《逢入京使》)中写前路遥遥,亲人远隔,不禁泪雨滂沱;李益写边塞“⑥
______
,
______
”(《夜上受降城闲笛》),笛声凄凉幽怨,陡然唤起征人们的绵绵乡情。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玉石之路
孔德懿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②“石之美者为玉”,在石器时代,先民发现玉石这种特殊的材质。它的颜色比普通石头漂亮,色泽温润,硬度高于一般石材,有韧性,不易断裂。特别是大部分玉石具有与天类似的颜色,如青玉、白玉等。因此,玉石在先民的想象中一开始就和天有联系。
据《淮南子》记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五色石”就是玉石。先民认为,玉石具有修补苍天的神奇功能。
③玉与石逐渐分化后,先民开始将天然玉石加工为生产工具和装饰物。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玉器在华夏大地上大量涌现。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玉器时代”,作为连接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一个完整时代,时间跨度长达
4000
年左右。从考古学的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玉器是“神器”,
基
本
上为原始社会巫师作法通神所用,是祭祀或与天神沟通的“事神玉”。
④“玉器时代”对于中华文明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社会阶级开始出现,成组的玉器出土于大墓中。根据学者研究,这一时期还存在“北玉南传”(从北方到广东地区)、“东玉西传”(从东部沿海地区到河西走廊)的玉文化传播,以及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的西部玉石资源“西玉东输”等现象。这些“玉石之路”串联起了中华文明的版图。
⑤新石器时代末期,王权开始崛起,早期国家开始形成,华夏大地由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这一时期,玉器逐渐演变为体现王权威仪和政治礼仪的重要礼器。可以说,它是王权国家形成的见证者。
⑥
1936
年在良渚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充分证明良渚先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玉器,形成独具特色的用玉体制。他们以玉琮(
cóng
)、玉钺(
yuè
)和玉璧代表神权、军权和王权。在当时,玉器既用以祭神,也用于标识身份、区分等级,反映了政教合一的早期国家形态。
⑦夏商周时期,玉器作为国家祭祀等重要政治活动中的“礼器”,历代统治者都视玉为“国之重器”。文献中也多次记载了王朝最高统治者与玉有关的事件。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玉器的归属是一个重大问题,《史记》也进行了专门记载。
⑧总之,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演进来说,玉文化具有重要地位。自新石器时代起,玉文化经久不衰,绵延至今,而且随着中华文明长河的延伸,其生命力会越来越旺盛。
(1)
下列对玉器及玉文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直到夏商周时期,是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B.
新石器时代末期,“北玉南传”等玉文化传播的路线串联起中华文明的版图。
C.
玉器成为体现王权威仪和政治礼仪的重要礼器,标志邦国文明走向王朝文明。
D.
《史记》记载王朝最高统治者与玉有关的事件,这说明玉被视为“国之重器”。
(2)
下面对文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本文是事物说明文,按时间顺序,介绍玉器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演进中的重要地位。
B.
文章第②段画线句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玉石在先民的想象中和天有联系。
C.
第③段“基本”一词说明当时玉器主要价值是用于祭祀或与天神沟通,用语严谨。
D.
文章为总分结构,先概括玉文化的起源,再介绍玉器的不同功用,层次清晰明了。
(3)
玉的功能和价值众多,请联系选文内容及材料,具体分析。
材料一: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材料二:同舍生皆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材料三: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2023年广西南宁市直属学校联考中考语文三模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