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校联体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代西亚的乌鲁克遗址是苏美尔文明的重要代表。考古发现,苏美尔人在乌鲁克地区很早就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灌溉技术,能够大规模开垦土地进行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的发展,乌鲁克城逐渐繁荣,出现了大型的神庙建筑、复杂的城市规划以及楔形文字等文明成果。以下关于文明产生前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神庙建筑是文明诞生前提
B.
楔形文字催生文明
C.
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D.
城市规划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约公元前
3500—
前
3000
年的两河流域。根据材料
“
苏美尔人
……
掌握先进灌溉技术,大规模开垦土地进行农业生产
”“
随着农业的发展,乌鲁克城逐渐繁荣,出现
……
文明成果
”
结合所学知识,农业革命(农耕定居)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前提:农业生产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宗教、文化、管理等活动,进而推动城市兴起、社会分工细化和文字产生,
C
项正确;神庙建筑是文明诞生后产生的宗教文化成果,属于文明的表现而非前提,文明产生的核心前提是经济基础,而非具体建筑形式,排除
A
项;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产生依赖于农业发展带来的社会管理需求,文字是文明的表现,而非文明产生的前提,逻辑上
“
文明催生文字
”
而非
“
文字催生文明
”
,排除
B
项;城市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但城市形成的基础是农业剩余产品支撑的人口聚集和社会分工,城市规划属于文明发展的结果,而非前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希腊神话中,人类由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出,雅典娜吹气赋予灵魂;两河流域神话则是斩
杀拉木伽神,以其血造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造人神话,反映出古代希腊与两河流域文明
A.
文化各具特色
B.
相互独立隔绝
C.
都以神为中心
D.
源自同一文化
【答
【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校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