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小题)
1
.
“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
“
来自元谋
”
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
.陕西省
B
.云南省
C
.浙江省
D
.北京市
2
.某同学在笔记本记录了
“
距今约
7000
年
”“
木结构水井
”“
人工栽培水稻
”“
天然漆
”
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A
.气候变化对水稻栽培的影响
B
.半坡人的生活
C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生活差异
D
.河姆渡人的生活
3
.
“
尧有子九人,不以其子为后,见舜之贤也,而欲以为后。
”
这反映当时的推举标准是(
)
A
.举贤禅让
B
.传子世袭
C
.征战功绩
D
.部落势力
4
.《史记
·
本纪》中记载:
“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
这则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项制度?(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5
.文物不会说话,却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大面具,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
A
.山顶洞人的集体生
活
B
.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C
.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D
.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
6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
“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
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
“
它
”
是(
)
A
.郑国渠
B
.灵渠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7
.商鞅从
“
利禄官爵持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
这一原则出发,坚持
“
国以功授官予爵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商鞅的这一措施(
)
A
.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
.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
C
.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
.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8
.下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给各国民众带来深重灾难
B
.客观上促进我国走向统一
C
.促进各诸侯国经济的发展
D
.使周朝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9
.有学者称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的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既体现了辩
证唯物主义,又体现了
“
东方价值观
”
。上述思想的所属流派及提出者是(
)
A
.道家思想
——
荀子
B
.儒家思想
——
老子
C
.道家思想
——
老子
D
.法家思想
——
孟子
10
.《全球通史》中说:
“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在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
”
材料中
“
第一次革命
”
指的是(
)
A
.统一全国
B
.统一度量衡
C
.统一货币
D
.大泽乡起义
11
.《史记
·
陈涉世家》记载:
“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
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
A
.起因于官吏的贪腐
B
.反对实施郡县制
C
.以六国贵族为主力
D
.得到了广泛响应
12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
“
先富民,再强国
”
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
.力倡节俭
B
.大兴文治
C
.休养生息
D
.平抑物价
13
.
“
光武中兴
”
与
“
文景之治
”
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
A
.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B
.完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
.促进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调整统治政策,实现稳定与繁荣
14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演变的时间轴,时间轴上
1
和
2
两处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焚书坑儒、北击匈奴
B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C
.黄巾起义、独尊儒术
D
.百家争鸣、党锢之祸
15
.
“
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有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
为此,汉武帝(
)
A
.重视
“
以德化民
”
,废除严刑峻法
B
.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
和徭役
C
.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
D
.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16
.如图是西汉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
)
A
.耕地
B
.翻土
C
.播种
D
.碎土
17
.《汉书
·
董仲舒传》记载:《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材料说明董仲舒主张(
)
A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B
.推崇百家争鸣局面
C
.实行
“
无为而治
”
D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18
.史书
记载:
“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
……
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
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铸造货币
B
.实行分封制
C
.发兵北击匈奴
D
.颁布
“
推恩令
”
19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谁率兵深入漠北沉重打
江苏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